大厦原非一木支,诸贤坐失有为时。
不缘天上云龙会,谁解湘南𧑐蚌持?
垂翅夕阳鸿去远,游神华表鹤归迟。
争如沤鹭忘机好,依旧无心在水湄。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流寓湘江以南一带时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湘南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慨。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大厦原非一木支:大厦并非由一根木头支撑着。
- 诸贤坐失有为时:各位贤人却坐视自己不能有所作为。
- 不缘天上云龙会:不是因为天上的云龙聚会。
- 谁解湘南𧑐蚌持?:谁能理解湘南的𧑐蚌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呢?
- 垂翅夕阳鸿去远:就像鸟儿在夕阳下展翅飞翔,鸿雁飞得越来越远。
- 游神华表鹤归迟:就像仙鹤在华表上盘旋,迟迟不愿归去。
- 争如沤鹭忘机好,依旧无心在水湄:不如那鹭鸶忘记捕食的本性,依然无心在水边。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湘南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他对时代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大厦”、“诸贤”等,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如“游神华表鹤归迟”、“争如沤鹭忘机好”,都表达了这种情感。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真挚,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能深深打动人心。它既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又展示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