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原非一木支,诸贤坐失有为时。
不缘天上云龙会,谁解湘南𧑐蚌持?
垂翅夕阳鸿去远,游神华表鹤归迟。
争如沤鹭忘机好,依旧无心在水湄。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流寓湘江以南一带时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湘南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慨。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大厦原非一木支:大厦并非由一根木头支撑着。
  2. 诸贤坐失有为时:各位贤人却坐视自己不能有所作为。
  3. 不缘天上云龙会:不是因为天上的云龙聚会。
  4. 谁解湘南𧑐蚌持?:谁能理解湘南的𧑐蚌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呢?
  5. 垂翅夕阳鸿去远:就像鸟儿在夕阳下展翅飞翔,鸿雁飞得越来越远。
  6. 游神华表鹤归迟:就像仙鹤在华表上盘旋,迟迟不愿归去。
  7. 争如沤鹭忘机好,依旧无心在水湄:不如那鹭鸶忘记捕食的本性,依然无心在水边。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湘南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他对时代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大厦”、“诸贤”等,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如“游神华表鹤归迟”、“争如沤鹭忘机好”,都表达了这种情感。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真挚,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能深深打动人心。它既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又展示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