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闲偏逸,家山且杖藜。
竹洲浮屿外,莲社入林西。
恩隔萸囊赐,欢先菊酒携。
明朝还有约,从尔问丹梯。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前一天与友人陈梦庚在龟山的聚会。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
首句“秋兴闲偏逸”,表达了诗人在秋季的闲暇中,思绪飞扬,情感自由。这里的“秋兴”指的是诗人在秋天的感怀和思考。
第二句“家山且杖藜”,诗人回忆起家乡的山景,用“杖藜”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故乡行走的情景。这里的“杖藜”是一种古代的拐杖,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第三句“竹洲浮屿外”,“竹洲”和“浮屿”都是自然景观,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第四句“莲社入林西”,诗人提到了“莲社”,这是一种宗教团体,他在这里参加了一个宗教活动,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第五句“恩隔萸囊赐,欢先菊酒携”,这里描述了诗人收到朝廷的恩赐和朋友们的祝福,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和朋友共饮菊花酒的喜悦。
最后一句“明朝还有约,从尔问丹梯”,诗人提出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再次相聚,并询问朋友关于修炼丹道的秘诀。这里的“丹梯”指的是道教中的修炼阶梯,诗人希望通过修炼达到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