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原乐国,此日困徵求。
几处茅茨在,萧萧江上秋。
岛夷栖澳口,海舰蔽钦州。
谁为纾长策,毋令藿食忧。
【注释】
群盗:指岭南地区的强盗。二首:指《南史·贼臣传》中的“群盗”二事。乐国:原是唐贞观五年,岭南设为州府时,称为乐城,后因避太宗李世民讳,改称岭南。
征求:指朝廷对百姓的征收。几处:几处茅茨:几处茅屋。茅茨:用茅草盖成的小屋。萧萧江上秋:指秋风萧瑟,吹过江上。萧萧:风声。
岛夷:指居住在海岛上的人。栖澳口:居住在海边。澳口,海边的小港湾或小海湾。海舰蔽钦州:指海面上的战舰遮住了钦州的港口。钦州:今广西钦州市。长策:长远的计策。
藿食忧:指靠种田为生的人忧虑无收。藿食,指以藿为食,指种田为生的人,藿,一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叶可食。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南游期间所作,反映了当时岭南地区的社会状况。前四句写当地盗贼横行,官府征兵征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后四句写当地渔民和海盗在海上为敌,官府征募船只来镇压他们,而人民却因此陷入更深的灾难之中。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关心民生、关注国家命运的思想情感。
首联“岭南原乐国,此日困徵求。”点明题目,说明诗人来到此地,正是为了了解当地的民情。岭南,即岭南道,泛指广东、广西一带地区,原为唐代贞观年间所置乐城县,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更名为广州(治所在今广州市)。“此日”二字承上启下,表明诗人此行的时间。“困徵求”,即受征敛、受搜括的意思。这句意思是说,现在岭南地区的人民正处在被逼迫、被搜刮的困境中。
颔联“几处茅茨在,萧萧江上秋。”描写了当地人民的艰苦生活。“几处茅茨”指的是几处简陋的房屋。“萧萧”形容风吹的声音,也用来比喻秋天的凄凉景象。“江上秋”指的是江边的景色。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有几处简陋的房屋还保存下来,而江边已经变得萧条凄凉了。这里的“萧萧”一词,既写出了秋风瑟瑟、草木凋零的景象,也暗示了人民的困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颈联“岛夷栖澳口,海舰蔽钦州。”进一步描绘了当地海盗横行的情况。“岛夷”指的是居住在海岛上的人。“栖澳口”指的是居住在海边的小港湾或小海湾里。这里的“海舰”指的是海面上的战舰,“蔽钦州”则是指这些战舰将钦州的港口遮挡住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岛上的居民都住在海边小港湾或小海湾里,海面上的战舰也把钦州的港口遮住了,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里的“蔽”字,既表达了战舰遮蔽港口的意思,也暗示了海盗们正在利用战舰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尾联“谁为纾长策,毋令藿食忧。”是整首诗的总结性诗句,也是诗人对当地人民的深切关怀。“谁为纾长策”,意思是谁能为我们解除这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呢?“纾长策”,指解决问题的良策。这里的“长策”可以理解为长远之计,也可以理解为长久之计。这句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找到一个能够解决这个困扰我们的问题的办法。而“毋令藿食忧”则是说,不要让农民们因为这个问题而忧虑无收。这里的“藿食忧”指的是农民们忧虑无收的生活。这句的意思是说,不要让农民们因为这个困扰我们的问题而忧虑无收。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关心民生、关注国家命运的思想情感。诗人通过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民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