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足图难索,蛾眉画莫凭。
盐车曾涕泪,国色未须矜。
秋菊怀三径,燕歌别五陵。
大楼岩下月,谁得伴支藤。

注释:

  • 骏足图难索:骏足,比喻王茂成。图难索,意为寻求困难。
  • 蛾眉画莫凭: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蚕蛾的翅膀。画莫凭,即不要依靠画像。
  • 盐车曾涕泪:盐车,一种用于运输盐巴的车辆。曾涕泪,即曾经流过眼泪。
  • 国色未须矜:国色,指美丽的容貌。未须矜,即不需要炫耀。
  • 秋菊怀三径:三径,指三条小路。秋天的菊花,让人怀念隐居的生活。
  • 燕歌别五陵:燕歌,指离别时唱的歌。五陵,指的是汉朝五位皇帝的陵墓所在之地。
  • 大楼岩下月,谁得伴支藤:大楼岩,一座山峰的名字。月,这里指月亮。谁得伴支藤,意思是谁能陪伴我一同赏月呢?支藤,是一种植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心情。首句“骏足图难索”以骏足为喻,寓意着王茂成的离去如同难以寻找的骏马,充满了离别的不舍之情。接着,“蛾眉画莫凭”则表达了诗人对王茂成离去后不再依赖他的印象,暗示着他将独立前行。然后,“盐车曾涕泪”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王茂成而流泪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王茂成的深情厚意。接下来,“国色未须矜”则表示王茂成的美丽容貌并不值得炫耀,而是应该被珍惜和保护。最后,“秋菊怀三径”和“燕歌别五陵”两句分别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和离别场景的怀念。最后一句“大楼岩下月,谁得伴支藤”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孤独生活的忧虑和不安。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