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洛多名寺,西来第几灯。
一庵山月净,孤磬阁云层。
答偈容长揖,谈诗傍曲肱。
双林如许住,还约虎溪僧。

注释

  1. 安国寺月夜集亮上人院:描述地点是安国寺,时间是在月夜,人物是亮上人。
  2. 东洛多名寺:指的是东边的洛邑(洛阳),有很多寺庙。
  3. 西来第几灯:暗示了某个地方(可能是佛教圣地),灯光明亮,位置在西边。
  4. 一庵山月净:指的是一个山间的小庵,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净。
  5. 孤磬阁云层:形容小阁的孤磬声与云雾相融,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6. 答偈容长揖:意思是回答诗偈时态度从容,有礼貌地行了一礼。
  7. 谈诗傍曲肱:形容讨论诗歌时,诗人靠在弯曲的胳膊上,形象生动。
  8. 双林如许住:表示像双林寺这样的地方,可以长久居住。
  9. 还约虎溪僧:意味着希望再次邀请那位虎溪的僧人一起交流或修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场景: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安国寺中亮上人的院子里,聚集了来自不同地方的诗人。他们或坐或立,围绕着一盏盏孤磬,谈论着诗学与禅宗。这个场景不仅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禅意和诗情,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平静与智慧。亮上人的答偈、两位僧人的对话,都透露出对自然、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种对话不仅仅是文字上的交流,更是心灵深处的碰撞与交融,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得以暂时放下俗务,与古人的心灵进行一次深度的对话。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它不仅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一次展现,也是对现代人心灵的一次触动和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