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怜残岁,微才负盛时。
买曾羞骏骨,妒敢恨蛾眉。
漫灭三年刺,沉冥五字诗。
青山猿鹤在,何日不相思。
【注释】
①残岁:旧历年终。②骏骨:指有才能的人。③蛾眉:代指美女。④沉冥:指埋头苦干,不问世事。⑤猿鹤:这里指诗人自己,猿鹤同为动物,常在青山之中栖息。⑥相思:思念。
【赏析】
此诗为诗人久客思归时所作。前两句写久客之悲;后四句写久客之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首联点出“残岁”,暗含“久客”。
颔联以“买曾”对“曾买”,“羞”字写出了作者因才华出众而遭人嫉妒的无奈和辛酸,“恨”字写出了因才高被妒而郁积在胸难舒的苦闷,“买曾”对“曾买”是说有人曾想购买他的骏马,但他不屑,因为骏马是他自己的,他不想卖;“羞”是对“恨”的补充,进一步说明自己虽有微才,但并不张扬,所以才会招来别人的嫉妒。这二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含蓄深蕴,既表达了诗人的微贱身份和怀才不遇的痛苦,又表现了他的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性格。
颈联用典,“买曾”、“买曾”出自《史记·李斯列传》:秦朝丞相赵高欲杀公子扶苏,派人找到李斯,要他劝谏始皇,并说:“扶苏与将军蒙恬素有大罪,陛下今召太子,欲令蒙恬与扶苏有却。”李斯害怕,便说:“此事至重,未可易言也。”于是上书说:“臣请就死,愿陛下幸察之。臣闻殷周之际,大坏名贤皆不得进用,近者明主不却阻贤,贤以为然。臣欲奉奏,恐于左右见诛,谨成其书,未敢以闻。”秦始皇看罢奏书大怒:“李斯与我一起谋议杀害扶苏,现在又欲离间我父子兄弟,不置可否。”便派李斯去三川郡监督筑长城,并规定:“若有逃亡者,必须上报。”李斯到达阳周后,便上书说:“臣闻督责益严,臣难以为官。”于是自杀。秦始皇后悔,下令厚葬李斯,并赐钱物让他家。后因李斯多次向皇帝推荐赵高为丞相,赵高诬陷李斯“欲败亡,尽忠于秦,而专权于上位,擅诛遣六将军”,使秦始皇认为李斯有罪而杀了他。后来李斯又建议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派王离率兵攻燕,并建议统一天下后立万世之功,因而受到秦始皇的赏识而任他为丞相。“曾”是“曾孙”的省称。“羞”是“羞耻”的省称。
尾联“漫灭三年刺(即‘刺’)”,意谓诗人已经三年没有做诗了,“沉冥五字诗”则是说自己虽然多年不写诗但却一直在苦心钻研诗歌创作。“沉冥”是潜心研究的意思,五字诗是指汉乐府民歌的一种形式。《汉书·艺文志》载《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每部分又包括若干不同内容的诗歌,其中《风》主要是各地民间的歌谣;《雅》是西周时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时的歌舞曲。后来这种结构形式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诗歌体裁。汉代以后,随着五言、七言等新诗体的不断出现和发展,五言诗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古诗十九首》中的很多作品就是五言诗,它们大多以抒情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古诗十九首》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五言诗,如《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等。“五字诗”在这里指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些作品。诗人虽然久居异乡,不能像古人一样吟咏山水,抒发情怀,但是他却依然潜心学习诗歌创作,刻苦钻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地仍矢志不渝地致力于诗歌创作的高尚情操。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却非常真挚深沉。它通过写久客的愁苦,抒写自己的胸怀和抱负,充分体现了诗人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