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雉鸡山侧,丹梯到上头。
石能萦细蔓,阁自俯长楸。
净土高僧社,清时大雅游。
雨深春草绿,犹自足淹留。

【解析】

  1. “李惟寅”:即李觏。
  2. “宋忠甫”:即宋庠。
  3. “冯虚阁”:即冯虚馆,指冯虚阁下的亭子,为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所建。
  4. “吴公择方子”:指吴处厚的儿子吴方子(字择方)和吴处厚的儿子吴处厚。
  5. “诸君”:指苏轼等人。
  6. “得游”:得以游览。
  7. “千雉鸡山侧,丹梯到上头。”:千雉鸡山,即鸡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北。此句写山势高耸,山路曲折。“丹梯”,红漆梯子。“上头”,高处或山顶。
  8. “石能萦细蔓,阁自俯长楸。”:石,指岩石。萦,缠绕。细蔓,形容藤条细小柔长。“俯”,俯身或低头。“长楸”,长木墩。这两句写山岩陡峭,但有如细藤缠绕;而亭阁则俯瞰着葱茏的树木。
  9. “净土高僧社,清时大雅游。”:净土,佛教语指清净之地。“净土高僧社”,“净土”是比喻,指高僧云集的地方。“大雅游”,指高尚的文人墨客聚集的场所。“清时”,清明的时代。这两句写高僧云集,雅士聚会的净土胜地和清明时代的文化盛事。
  10. “雨深春草绿,犹自足淹留。”:雨后春草更显嫩绿,仍足以使人留恋忘返。“淹留”,滞留、逗留。这两句写春雨过后,春草更加鲜绿,使人们更加留恋这里,不愿离开。
    【答案】
    译文:
    千尺雉鸡山侧,丹梯直通山顶。
    岩石环绕小径,亭阁俯视长楸。
    净土高僧云集,清明时代雅集。
    春雨滋润芳草,此地令人留恋。
    赏析:
    本诗首联点题,写山之形与路之险。颔联写登临所见,写景状物,生动形象。颈联对仗工整,写景清丽俊逸,意境清新脱俗。尾联写景中抒情,以景结情,余韵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