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帙香芸到几编,璈笙缥缈过窗前。
青牛未遇函关吏,高阁疑逢太乙仙。
石在风尘犹有穗,社残宾客尚馀莲。
书成爱尔能题寄,不是玄经授草年。
在古代文学中,诗歌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高度的艺术形式。明代诗人欧大任的《五仙观同陈道吾方绍宣校书答李教授》便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散帙香芸到几编: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书房画面,书桌上摆放着整齐的书籍和香料,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里“散帙”指的是摊开的书卷,“香芸”则是熏香的气味,两者相融合,增添了几分文人的清雅之气。
璈笙缥缈过窗前:这里的“璈笙”指的是吹奏笙管的声音,而“缥缈”则形容声音飘渺不定。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音乐在空气中回荡,给书房增添了一份生动的氛围。
青牛未遇函关吏:青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牛,代表着吉祥和尊贵。这句话中的“函关吏”指的是古代关口的守卫,象征着权力和责任。诗人以青牛未遇函关吏比喻自己尚未遇到重要的机遇或责任,表达了一种期待和憧憬。
高阁疑逢太乙仙:太乙是道教中的一种神祇,常用来象征至高无上的境界。这里的“高阁”指的是高处的建筑,而“疑逢太乙仙”则意味着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石在风尘犹有穗:这里的“石”指代的是石头,“风尘”则形容环境或时光的变迁。诗人通过“犹有穗”来表达即便历经沧桑,仍有生机勃勃的状态,象征着坚韧和不屈。
社残宾客尚馀莲:这里的“社”指的是古代的祭祀场所,“残宾客”指的是离去的客人。诗人用“尚馀莲”来形容虽然失去了一些亲近的人,但仍然保持了一份清净和美好。
书成爱尔能题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读者的期待和喜爱,希望他们能够欣赏并支持自己的作品,给予反馈和建议。这里的“题寄”指的是写下评论或寄送作品的意思。
不是玄经授草年:这里的“玄经”指的是深奥的经典著作,“授草年”则是指传授知识的岁月。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并不期望成为那种仅传授知识而无实际贡献的人。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欧大任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感悟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创作出了这首具有高度美感和思想深度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