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无烟初禁火,孤村寒食自东风。
江云乱向春帆外,山鸟多还夕照中。
绵上田荒怜介子,襄阳坟在忆庞公。
溪园手种千头树,听尽啼乌恨不穷。
【注释】
寒食:清明前一天。梁三:指诗人的友人梁肃,字子美。双洲别业:在今四川彭州双流镇。禁火:禁火扫墓,即禁火寒食节。东风:春风。江云:江上云。山鸟:指归巢的山鸟。绵上:即绵山之上。“绵上”是晋代名士王戎隐居的地方。“介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介之推辅佐晋文公有功,被封为“介休侯”。他死后,其母请求分给他一小块地种菜。文公说:“我与汝期年而事不成,吾与汝毕生。”遂割去一块土地给他,并封其母为“义姑”,故后人称介之推为“义姑”。后以“义姑”为敬称母亲或贤妇。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字令威,隐居鹿门山,时人以为神仙。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五年(746),诗人因受权贵谗害,被贬为太子少傅同正员秘书。诗人途经四川彭州双流镇时,重游旧居,有感而作此诗。
首联写寒食时节,村头杨柳无烟,春风吹拂,正是寒食禁火扫墓之日,然而东风已至,江上的云朵乱纷纷向春帆外飘去。江上白云飞逝,仿佛在嘲笑那无情的东风吹拂,这是多么令人伤感啊!
颔联写山野景色。山间鸟儿多归巢于夕阳余晖中,诗人不禁想起王戎的故事,王戎曾问郭璞:“你为何要葬掉那些金碗玉杯?”郭璞回答说:“这些物品虽然珍贵,但都是死物,不能像草木一样生长。”王戎听后感叹不已。诗人由此想到了自己的故乡襄阳,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坟墓,自己曾经在那里度过了许多年。如今故乡虽远,但诗人却常常怀念着它。
颈联写诗人在故里亲手种下的树木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了,每当听到乌鸦啼叫的声音,都让人感到遗憾和悲伤。诗人不禁想起了王戎的典故,他曾经因为一件小事得罪了郭璞,郭璞就在他的家门口种下了一棵大树,让他永远不得安宁。后来,王戎果然遭到了报应,他的家道败落,最终沦为贫民。如今诗人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只能在故土上寻找慰藉和安慰了。
尾联写诗人回到故乡时,溪园里已经长满了千头树。他看到这些树木,不禁想起了当年在襄阳时的情景。那时,他经常到溪园中去游玩,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和清新的空气。如今,他已经离开家乡多年,无法再回去看它了。每当听到乌鸦的啼叫声,都会引起他无尽的思乡之情,使他感到无比的难过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