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声渐远百花繁,韦曲寻春更一尊。
共向小桥过竹径,偶随流水入桃源。
栖迟有客方栽杏,寂寞何人独灌园。
闻道汉阴机已息,莫言真隐在江村。
# 暮春游万花庄
注释与赏析
1. 莺声渐远百花繁
关键词: 莺声、百花
译文:随着莺声的渐渐远去,万花盛开,景色繁盛。
赏析:此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莺声的消失带来的变化。
2. 韦曲寻春更一尊
关键词: 韦曲、春、一尊
译文:在韦曲寻找春天的乐趣,再次品尝美酒。
赏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共向小桥过竹径
关键词: 小桥、竹径
译文:一起走过小桥,穿过竹林。
赏析:通过小桥和竹林,展现了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画面。
4. 偶随流水入桃源
关键词: 流水、桃源
译文:偶然间随着流水进入桃花源中。
赏析:描绘了一种如诗如画的美好景象,引人遐想。
5. 栖迟有客方栽杏
关键词: 栖迟、有客、栽杏
译文:有一个客人正在那里栽种杏树。
赏析: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6. 寂寞何人独灌园
关键词: 寂寞、灌园
译文:只有一个人独自灌溉花园。
赏析:体现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7. 闻道汉阴机已息
关键词: 汉阴、机、息
译文:我听说汉阴地区的机缘已经平息。
赏析:表达了对过去纷争或困境的放下和释然。
8. 莫言真隐在江村
关键词: 真隐、江村
译文:不要以为真正的隐居之地在江村。
赏析:反讽了某些人对隐居生活的误解或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是诗人欧大任游览万花庄时所作。诗人通过对万花庄园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心态。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价值的坚守。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形象和意象,如“莺声”、“百花”等,使得画面感十足,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通过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 语言优美:诗的语言优美流畅,用词精准,富有音乐美和画面美,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
- 结构严谨: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不同的场景和事件展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