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邸逢君醉几回,岂缘乡国共衔杯。
西京正待张衡赋,南海谁如赵德才。
楯鼻自将飞檄去,刀头何必问书来。
清秋最是披襟日,更约双骖上汉台。

潮州萧君达偕郑国彦方邦哲张子晦过访以诗见诒用韵兼酬四子

客邸逢君醉几回,岂缘乡国共衔杯。

西京正待张衡赋,南海谁如赵德才。
楯鼻自将飞檄去,刀头何必问书来。清秋最是披襟日,更约双骖上汉台。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客邸逢君醉几回,岂缘乡国共衔杯
  • 注释:在客居的住所中遇见朋友,他饮酒作乐多次,难道仅仅是因为对故乡和国家的情感共同饮酒庆祝吗?
  • 赏析:诗人通过“客邸”和“醉几回”描绘了朋友相聚的场景,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间的慰藉。诗人用“乡国共衔杯”来强调这种情感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地,人们对家乡和国家的思念都是相通的。
  1. 西京正待张衡赋,南海谁如赵德才
  • 注释:京城长安(西京)正等候着张衡这样的大儒创作诗文,而南海地区谁能像赵德那样有才华?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人才能的认可和赞美。诗人通过张衡和赵德才的典故,展现了自己对友人才华的极高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在文化成就上的钦佩。
  1. 楯鼻自将飞檄去,刀头何必问书来
  • 注释:盾牌鼻子被用来传递紧急公文,而刀头为何需要书籍的咨询来获取信息?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代通信方式的赞美,认为现代通讯工具的效率远超古代。诗人用“盾鼻自将飞檄去”形象地描述了通讯手段的便捷,而“刀头何必问书来”则表达了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能够通过各种电子设备迅速获取所需信息。
  1. 清秋最是披襟日,更约双骖上汉台
  • 注释:在清爽的秋季,最好的时光就是敞开衣襟享受阳光。让我们再次约定一起登上汉朝的皇宫。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和两人共同出游的计划,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重视。同时,“更约双骖上汉台”也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和憧憬。

总结:

此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异地他乡与友人相聚的欢乐场景以及对友人才华和文化成就的赞赏。同时,诗人对现代通讯工具的高度认可也反映了其前瞻性的思考和对科技发展的热情期待。整首诗歌不仅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文化传统的重视,还展示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