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一骑渡洺河,知有心期在薜萝。
漳滏波声黄叶下,邢襄秋色白云过。
股肱三辅分庭少,笔札诸生任侠多。
后夜西园应见月,谢家新赋更如何。

萧萧一骑渡洺河,知有心期在薜萝。

漳滏波声黄叶下,邢襄秋色白云过。

股肱三辅分庭少,笔札诸生任侠多。

后夜西园应见月,谢家新赋更如何。

将根据每句诗句的意境和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1. 诗句释义
  • 萧萧一骑渡洺河:“萧萧”形容风声,这里指的是秋风,“一骑”指一个骑马的人,“渡洺河”表示渡河的动作。整句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以及友人离去时秋风萧瑟的氛围。
  • 知有心期在薜萝:“知有”表示了解或知晓,“心期”指内心的期待或愿望,“薜萝”是古代一种植物,此处比喻友情或未来的联系。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实现心中的志向。
  • 漳滏波声黄叶下:这里的“漳滏”可能是指河流的名字,如漳河、滏流,而“波声”描绘水波的声音。“黄叶”暗示秋天的景象,“下”则表现了落叶飘落的动作。整句诗描绘了秋季河边的景象,以及秋风中树叶飘落的静谧画面。
  • 邢襄秋色白云过:这里的“邢襄”可能是地名,“襄”在这里可能是指城镇,“秋色”指秋天的颜色,“白云”则形容天空中的云。整句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从邢襄镇上空飞过的白云,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
  • 股肱三辅分庭少:这里的“股肱”是比喻,意指国家的栋梁之才,而“三辅”通常指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即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分庭”意味着分庭抗礼,“少”则表示不多。这句诗可能在表达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祝愿他将来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
  • 笔札诸生任侠多:这里的“笔札”指的是文人用笔写文章,“诸生”指的是学生或读书人,“任侠”意味着重情义,慷慨解囊。整句诗可能在赞美友人文才与侠义并存的品质。
  • 后夜西园应见月:这里的“后夜”可能是指夜晚之后的时间,“西园”是古代文人雅集之地,“应见月”表示预期或想象中的情景。整句诗可能在表达对友人未来相聚时刻的期盼。
  • 谢家新赋更如何:这里的“谢家”很可能是指谢灵运(东晋诗人、文学家),“新赋”指的是新的诗歌作品,“何如何”是一种反问的修辞手法。整句诗可能在询问友人的新作是否有更好的表现。
  1. 译文与注释
  • 萧萧一骑渡洺河: 秋风中,有一个骑马的人正渡过洺河。
  • 知有心期在薜萝: 我知道你内心有着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 漳滏波声黄叶下: 漳河流域波涛声响,秋天的叶子纷纷落下。
  • 邢襄秋色白云过: 邢襄的秋天景色美不胜收,白云悠悠地飘过。
  • 股肱三辅分庭少: 作为国家栋梁的人才并不多,他们分庭抗礼的局面很少见。
  • 笔札诸生任侠多: 学生们文才横溢,又不乏慷慨解囊之人。
  • 后夜西园应见月: 想象着后夜西园的月光。
  • 谢家新赋更如何: 期待你那篇新的诗歌作品会有何等的精彩之处。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望。首联“萧萧一骑渡洺河,知有心期在薜萝。”以秋风中的骑马人和渡河动作为背景,寓意着友谊的长久和未来的美好。颔联“漳滏波声黄叶下,邢襄秋色白云过。”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黄叶飘零和白云悠游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壮阔。颈联“股肱三辅分庭少,笔札诸生任侠多。”则表达了对朋友才能和品德的双重赞赏。尾联“后夜西园应见月,谢家新赋更如何。”则是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和对友人新作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深厚友谊和美好祝愿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