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霄积翠筑金墉,仙仗曾过第一峰。
海日夜摇三殿玉,园霜秋落七陵钟。
石当御路皆成鹿,松起中天半是龙。
圣主合符临万国,侍臣谁更颂东封。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景七绝,描写的景物有:仙仗、三殿玉、七陵钟等,都是指帝王宫苑中的景物。

首联“丛霄积翠筑金墉,仙仗曾过第一峰。”写的是皇宫周围高耸入云的山峰。在古代,这些山峰常被用作帝王宫苑的天然屏障,故称“金墉”。而“仙仗”则是形容神仙使用的武器,这里指的是皇家仪仗。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皇宫周围山峰的高耸和宏伟,以及皇家仪仗的威严壮观。

颔联“海日夜摇三殿玉,园霜秋落七陵钟。”则进一步描绘了皇家宫殿的壮丽景象。这里的“三殿”指的是皇帝的宫殿,“七陵”指的是皇帝的陵墓。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宫殿与大海、秋天的霜降与陵墓的钟声相对比,展现了皇家宫殿的富丽堂皇和威严庄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皇家宫殿的喜爱之情。

颈联“石当御路皆成鹿,松起中天半是龙。”则通过写石头和松树的景象,来衬托皇家宫殿的雄伟壮丽。诗人用“石”和“松”作为意象,分别描绘了皇家道路两旁的石头和天空中的松树。这些石头和松树虽然看似普通,但却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仿佛变成了守护皇家宫殿的神兽。这种写法既富有想象力又充满了诗意,使得整幅画卷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圣主合符临万国,侍臣谁更颂东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这里的“圣主”指的是伟大的君主,他能够统一四方,使国家繁荣昌盛。而“侍臣”则是指忠于君主的大臣们,他们纷纷赞美君主的功绩。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祝福,也体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译文】

丛霄积翠筑金墉,仙仗曾过第一峰。

海日夜摇三殿玉,园霜秋落七陵钟。

石当御路皆成鹿,松起中天半是龙。

圣主合符临万国,侍臣谁更颂东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