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使琉球海上行,又驰关陇别承明。
兰山星散千秋垒,榆谷天连万里城。
负弩绛驺迎玉节,直庐青琐忆金茎。
汉家茅土雄边镇,从此河湟不用兵。
【注】
1.李尚宝:指李锡,肃府:明肃王朱尔翷的封地。册封肃王府使李锡到琉球(今台湾)去。
2.关陇:指陕西。别承明:辞别长安。
3.兰山:地名。
4.榆谷:地名。
5.绛驺:红色马络头,古代贵族车马装饰。玉节:皇帝授予官员的符节,此处指册封肃王的符节。
6.直庐:官署。青琐:古代帝王宫殿的门上镶嵌青色花纹的木板。金茎:即“金缕”,皇帝的车盖。
7.茅土:封建时代授给功臣的黄土印信或土地。雄边镇:保卫边疆。河湟:指今甘肃一带,唐时为吐蕃所占。
【译文】
我奉命出使琉球海上行,又驰驱关陇辞别承明宫。
兰山星散千秋垒,榆谷天连万里城。
负弩绛驺迎玉节,直庐青琐忆金茎。
汉家茅土雄边镇,从此河湟不用兵。
【赏析】
此诗是作者奉诏出使琉球的途中所作,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全诗语言质朴无华,意境深远广阔,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高远志向。
首联“曾使琉球海上行,又驰关陇别承明。”写自己曾经奉命出使琉球,又驰驱关陇辞别长安。这里既写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忠诚。
颔联“兰山星散千秋垒,榆谷天连万里城。”写兰山星散,千秋垒;榆谷天连,万里城。这里用自然景物来比喻国家的命运,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颈联“负弩绛驺迎玉节,直庐青琐忆金茎。”写自己骑着红鬃大马,带着玉节迎接国王;回忆起自己在朝廷中的日子,怀念着皇帝的宝座。这里既表现了诗人与国王之间的友好关系,也表达了自己对皇帝权力的向往之情。
尾联“汉家茅土雄边镇,从此河湟不用兵。”写汉朝的黄土可以作为边镇的屏障,从此边塞之民不再需要战争的硝烟。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也表现出他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