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三策献宸旒,人识词林第一流。
玉节西分周太史,金符东授汉诸侯。
古城弦诵兼风雪,复壁图书烛斗牛。
邹鲁千秋还讲业,归来何异马迁游。

【注释】:

殿前三策献宸旒:指范仲淹向仁宗献上“三策”,即《奏草》、《答书》和《御览》。

人识词林第一流:指范仲淹文采超群,为当世之冠。(词林,指文苑。)

周太史:即周文王,西伯(姬昌),周朝开国君主。这里指范仲淹。

金符东授汉诸侯:汉朝初年,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后韩信因谋反被杀。这里指范仲淹被封为鲁郡太守,相当于汉的诸侯王。

古城弦诵兼风雪:古城,指南宋时开封城。弦诵是古代读书人的代称。兼,兼有,兼而有之。

复壁图书烛斗牛:复壁,指藏书楼;图书,指书籍;烛斗牛,指星宿名。比喻藏书丰富,光芒四射。

邹鲁:春秋时的两小国,孔子曾游历于这两国的都邑。这里指宋朝。还讲业:回到故乡继续讲学、传道。

【赏析】:

这首诗是范仲淹送其好友、时任太常丞的范伯祯到山东任鲁郡太守而写的。诗中赞美了好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采风流、名满天下、德高望重,并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不仅在诗词歌赋方面造诣很深,而且在政治上也有杰出的才能。他的一生虽然历经磨难但始终矢志不渝,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首诗就是他在送别好友范伯祯时所写的一首佳作。

全诗共五联,首联点出好友范伯祯奉使鲁郡,这是对他才华的肯定和赞誉。颔联赞扬了他文采出众,才华横溢,为当世之冠。颈联赞美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归来的喜悦之情和对他的思念之情。

此诗采用比兴手法,以“玉节”和“金符”象征友谊和友情的力量,表达了对好友的深深敬意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