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仙班压汉貂,赤松何事早相招。
乞身剑履星辰近,挥手烟霞海岱遥。
镜水已能留贺监,玉关那得老班超。
谁知濮上持竿客,白首勋名在圣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诗词的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重点分析诗歌的手法、语言和思想情感。此题要求考生对诗中重要词语加以解读,并据此理解全诗大意,最后赏析。

“司马”二句:指苏仙,即苏东坡。司马仙,指苏东坡,汉时称司马相如为仙,因以司马相如比东坡,而司马相如又曾学道于赤松子。苏仙,即苏东坡。这两句说:“苏仙的班辈(在朝廷)压住了汉武帝,但为何苏仙却早早地就受到我的征召。”司马相如虽位极人臣,但却早逝了;司马相如与赤松子都是神仙,苏仙则未死。苏仙虽未学得赤松子的长生术(长生不老),却早已名满天下,其名声甚至比皇帝还要高,这是苏东坡自谦的话。

“乞身”二句:指自己辞官归隐。乞身,指辞去官职。剑履,古代高级官员上朝所执之仪仗。此处指苏东坡辞官还乡之事。这两句说:如今我已经脱下了那身官服,我手拿宝剑,脚穿朝靴,随时可以到天上近侍皇上,随时可以到海上远望蓬莱三岛(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镜水”二句:意谓苏仙已将贺监的故居让给我作书斋(贺监,指贺知章),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附近,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口。这两句说:如今我已能像贺监一样在镜水之滨留下足迹了;玉门关一带,我也久已不再去了。

“玉关”二句:指苏仙当年曾在玉门关一带抗击西戎(匈奴)。这两句说:玉门关一带,我早已不去了。班超,字仲升,东汉末年人,曾任西域都护使,后被诬陷谋反而自杀。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小方盘城内。这两句说:谁知苏仙现在已是手持钓竿,过着隐居生活,他虽然年事已高,可他功勋卓著,在圣朝里仍受重用。

【答案】

译文:司马相如的班辈压住了汉武帝。但为什么你(苏东坡)却早早地就受到我的征召?我辞了官身,手拿宝剑脚着朝靴随时可以到天上近侍皇上,随时可以到海上远望蓬莱三岛(仙人居住的地方),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如今我已能像贺监一样在镜水之滨留下足迹了;玉门关一带,我也久已不再去了。我虽然年事已高可我功勋卓著,在圣朝里仍受重用。

赏析:

这首诗写于苏东坡任密州知州任上,寄赠给好友濮阳县令苏伯固,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敬慕之情。诗人首先从时间顺序的角度来表达自己对苏公的尊敬与仰慕。诗人把苏公放在一个显赫的位置上,用“司马仙班压汉貂”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把苏公置于汉代的辉煌时期,突出了苏公的地位之高;然后用“赤松何事早相招”一句,以神话传说中的赤松子为引子,进一步突出了苏公的高深莫测;最后用“乞身剑履星辰近”,以苏公的辞官归隐,进一步表现了他对苏公的仰慕之情。

然后从空间角度来描绘苏公的风采。诗人用“挥手烟霞海岱遥”来描绘苏公的潇洒从容。苏公的风采不仅在于他的才情与学识,更在于他的气度与风范。最后诗人用“镜水已能留贺监,玉关那得老班超”来抒发自己的心声。“镜水”,即镜湖。贺监,即贺知章,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以工草书名世。《旧唐书·文苑传》载:贺知章少贫苦力学,善草隶奇逸,举进士,授秘书正字。天宝间迁至太子宾客,加银青光禄大夫。后因告老致仕,居润州开元寺。晚年放浪江湖。唐玄宗曾召见宴游。天宝十二年(753),李白在洛阳遇杜甫、高适、薛据等同游嵩山,作《同群公登慈恩寺浮图序》:“吾友李十二、裴十三尝与我游乎泰山之上,观封禅石刻。余尚记其辞曰:‘天地再新律吕调,人寰巧转鸿钧老。’余与李、裴辈常共赋诗,各极其才,当时颇相非笑。及今追思往昔,真可谓志存高远矣。”贺监,即贺知章,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以工草书名世。《旧唐书·文苑传》载:贺知章少贫苦力学,善草隶奇逸,举进士,授秘书正字。天宝间迁至太子宾客,加银青光禄大夫。后因告老致仕,居润州开元寺。晚年放浪江湖。唐玄宗曾召见宴游。天宝十二年(753),李白在洛阳遇杜甫、高适、薛据等同游嵩山,作《同群公登慈恩寺浮图序》:“吾友李十二、裴十三尝与我游乎泰山之上,观封禅石刻。余尚记其辞曰:‘天地再新律吕调,人寰巧转鸿钧老。’余与李、裴辈常共赋诗,各极其才,当时颇相非笑。及今追思往昔,真可谓志存高远矣。”贺监,即贺知章,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以工草书名世。《旧唐书·文苑传》载:贺知章少贫苦力学,善草隶奇逸,举进士,授秘书正字。天宝间迁至太子宾客,加银青光禄大夫。后因告老致仕,居润州开元寺。晚年放浪江湖.唐玄宗曾召见宴游。天马篇李白《马诗》组诗五首之一。其中第三首云:“龙背铁蹄高,天衢驰道旁。万里足烟云,一声天地苍。腾骧击双阙,白日晃羽翰。倏忽下天梯,犹如饮黄河。”这组诗共有五首,每篇都有“龙马”、“神骏”等词的运用,表现出诗人对于骏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豪迈的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