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万里久无书,尺素东来十月馀。
玉笛遥传沧海曲,彩虹新傍武夷车。
弹冠豸映双蓬鬓,伏枕乌啼一草庐。
消渴经年惭削槁,茂陵堪自老相如。
徐子与闽中书信到时,我正在青萝山中。
昆明万里久无书,尺素东来十月馀。
玉笛遥传沧海曲,彩虹新傍武夷车。
弹冠豸映双蓬鬓,伏枕乌啼一草庐。
消渴经年惭削槁,茂陵堪自老相如。
注释:
- 昆明:指云南昆明,这里泛指远方。
- 玉笛:古代乐器,用玉石制成的笛子。
- 沧海曲:大海之音,泛指遥远的声音或事物。
- 武夷车: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部的一座著名山脉,这里可能指的是山路上的景色。
- 弹冠:古代官员的一种礼节,表示整理官服,准备上任。
- 豸:古代对动物麒麟的称呼,这里可能指的是麒麟阁中的麒麟。
- 蓬鬓:形容头发稀疏,如蓬草一般。
- 伏枕:指躺着看书、写字等,这里可能指的是在草庐中读书的情景。
- 消渴:口渴之意,这里可能指的是因为长时间未得到书信而感到的寂寥。
-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这里用作人名,表示自比。
-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音乐家,这里用作自我评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远离家乡、孤寂难耐时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徐子的书信往来、听到玉笛声、看到彩虹和武夷山的美景等细节,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我反思,将自己比作汉武帝时期的名臣司马相如,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自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