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粤徼借澄清,何事褰帷复此行。
岂谓季公蒙毁誉,转令黄霸著功名。
縠溪船上千家渡,姑蔑旗搴百丈城。
计日外台君执钺,循良还召入西京。
【注释】
送黄宪副文断调守衢州:送别黄宪副,任命他为文断官,调往衢州任职。黄宪字文宪,号退斋,福建闽山人;文断官是古代的一种职名,即掌管刑狱的官员。文断调,即文断官,掌管刑狱之职。
闽山粤徼借澄清:指闽山粤地,借用朝廷的清平。闽山,今福州市境内的闽山,又名越王山,在晋代时曾建有越王府,故称越王山。
何事褰帷复此行:为什么又要拉开帷帘,再次出行?
岂谓季公蒙毁誉,转令黄霸著功名:哪里想到你季公被毁谤诬陷,反而使黄霸建立了功名。季公,指东汉初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字孟坚),因《汉书》未成而遭谗被诛。黄霸,字文强,京兆扶风人,西汉时期的一位循吏,曾任蜀郡太守,后任颍川太守、冀州刺史、御史大夫等。
縠溪船上千家渡,姑蔑旗搴百丈城:縠溪,地名,在今江苏无锡县东南,汉高祖曾在此驻兵。这里指太湖流域。縠溪船,即太湖中的船只。千家渡,指太湖中多处可以停泊船只的地方。姑蔑,春秋时期齐国邑名。旗搴,指拔取旗帜。百丈城,即吴国城,在今苏州市西南。
计日外台君执钺,循良还召入西京:算着日子,当外台官的人将执掌斧钺(权柄),循良的人将被召回长安(西京)。外台,汉代御史台分曹治事,每曹设掾史一人,称为外台椽。执钺,执掌斧钱。执,持也。古代以“斧”为兵器,用以为威武的象征。钺,大斧。循良,指循行善政,善于治理政事。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诗人送行好友黄宪至衢州,并勉励他勤勉为官。诗前六句写友人离京赴任,诗人感慨系之;后六句勉励友人在任上要为官清廉,为政清明,勤政爱民。全诗格调高洁,语言朴实自然,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