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朔气自萧萧,巩树东风待使轺。
戊己屯兵中校尉,春秋趣对圣明朝。
款关胡部多随马,捕虏羌儿惯射雕。
何事词人监郡去,将因投笔似班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送苏光禄子川倅巩昌》。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第1句:“西征朔气自萧萧,巩树东风待使轺。”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向西出征时,感受到的寒风凛冽和北风吹拂的景象。同时,诗人提到“巩树”,可能是在表达他对巩县这片土地的思念之情。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出征时的壮阔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第2句:“戊己屯兵中校尉,春秋趣对圣明朝。”
注释:这句诗描述了军队驻扎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戊己之地,准备迎接皇帝的到来。
赏析:通过描述军队驻扎的重要位置,以及为迎接圣明之君的到来做准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朝廷的忠诚之心。

第3句:“款关胡部多随马,捕虏羌儿惯射雕。”
注释:这句诗描述了胡人部落的士兵骑着战马前来迎接,而羌族人则擅长射箭,能够轻松地捕获敌人。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军事实力和民族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边境安全的信心。

第4句:“何事词人监郡去,将因投笔似班超。”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离开官场的原因,是因为厌倦了朝政而想要像班超一样投身军旅。
赏析:这句诗透露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以及对军旅生涯的向往,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报国之志。

整首诗通过描绘出征的场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展现边疆的军事实力和民族特点,以及表达对仕途的失望和对军旅生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适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