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冠盖散鸣珂,遥指青山桐柏多。
编草两朝辞紫禁,赐茅千里过黄河。
礼逢公子夷门辔,诗采南阳召父歌。
斗酒花时携手别,金茎西望莫蹉跎。

送黄太史懋中册封唐府五陵冠盖散鸣珂,遥指青山桐柏多。

编草两朝辞紫禁,赐茅千里过黄河。

礼逢公子夷门辔,诗采南阳召父歌。

斗酒花时携手别,金茎西望莫蹉跎。

注释:

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这里泛指京城。冠盖:指达官贵人的车辆、仪仗。鸣珂:车马行驶时车轮发出的声音。青山:指华山。桐柏:山名,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南。

编:编织。草:指草诏,皇帝用诏书任命官吏时所用的简牍。两朝:指唐玄宗、肃宗两代。紫禁:皇宫。

赐茅:分给茅草,让百姓居住。千里:形容距离远。黄河:黄河流经洛阳一带,所以称为“黄河”。

公子:指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即唐肃宗),当时被封为广平郡王。夷门:古地名,在今河南偃师东南。辔:缰绳。公子乘马,常由人牵着缰绳而行。召父:春秋时鲁国人召忽,因有才略而受重用,后被齐国所杀,其子曾感叹:“吾有三失,一曰无母;二曰无父;三曰无兄。”此处以喻肃宗和其父唐玄宗之间关系疏远。

南阳:今属河南省,古称南都,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召父《诗经·召南》中的篇名。歌:指诗歌。

斗酒:一升酒。花时:春天花开时节。携手:手拉手,表示依依惜别之情。西望:向西眺望,这里指目送肃宗远去,希望他不要耽误国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给时任太子太保的黄叔度的一首赠别诗。全诗四句,每一句都紧扣题意,既表达了对肃宗的祝愿,又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五陵冠盖散鸣珂”,描绘出长安城中车马众多的情景,也暗示了唐王朝的繁华昌盛。接着“遥指青山桐柏多”,则将视线引向远方的华山之巅,表现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第二句“编草两朝辞紫禁”,“编草”指的是起草诏书,“紫禁”则是皇宫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唐玄宗与肃宗父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二人关系的忧虑。

第三句“赐茅千里过黄河”,则是对友人即将踏上的征程进行祝福,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最后一句“金茎西望莫蹉跎”,则是诗人对肃宗的嘱托,希望他能够珍惜时光,不要误了大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