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西来一骑过,故人尊酒慰蹉跎。
但传筦记萧咨议,谁念楼船马伏波。
燕市风尘愁欲去,竹西歌吹问如何。
士衡入洛无消息,长听柴门白玉珂。
顾益卿见过同邵长孺小饮因怀陆无从
雪后西来一骑过,故人尊酒慰蹉跎。但传筦记萧咨议,谁念楼船马伏波。燕市风尘愁欲去,竹西歌吹问如何。士衡入洛无消息,长听柴门白玉珂。
译文:
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我与邵长孺同饮,回忆起昔日的情谊,不禁感到时光荏苒。你骑着一匹马,带着酒意匆匆而来,安慰我这些年的辛苦和失意。然而,你只留下了“管记”和“萧咨议”的传说,而对我那曾经辉煌一时的楼船事业,却再无音讯。
注释:
1. 雪后西来一骑过,故人尊酒慰蹉跎:
- 雪后:描述天气寒冷,雪花纷飞的场景。
- 西来:表示方向,向西而行。
- 一骑过:形容一人骑马经过。
- 故人尊酒慰蹉跎:老朋友用酒款待,缓解我的寂寞和失落。”蹉跎”:形容时间流逝,有遗憾之意。
- 故人:老朋友或熟人。
- 尊酒:指以尊贵的酒款待。
- 慰:安慰。
- 蹉跎:形容时间流逝,有一种无奈和遗憾之情。
- 故人尊酒:表现出对老朋友深深的怀念和感激。
2. 但传筦记萧咨议,谁念楼船马伏波:
- 但传:只是传言。
- 筦记:掌管记录。
- 萧咨议:指历史上著名的谋士萧何。
- 谁念:询问,表达一种无人理解或关心的情感。
- 楼船马伏波:指的是东汉名将马援,他曾在楼船军中服役,后被贬为伏波将军。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英勇善战、受人尊敬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成就和贡献往往被世人遗忘。
- 这一句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和对现实不公的感慨。
3. 燕市风尘愁欲去,竹西歌吹问如何:
- 燕市风尘:描述京城的繁华与喧嚣,也隐喻官场的复杂与纷扰。
- 愁欲去:心中充满忧愁,想要远离这一切。
- 竹西歌吹:出自《兰亭集序》中的“越鸟巢南枝,思君令人瘦。”,这里用来象征美好时光的逝去和对往昔的回忆。
- “问如何”: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 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4. 士衡入洛无消息,长听柴门白玉珂:
- 士衡:指三国时期的曹魏名将张颌(字士衡),曾任洛阳太守。
- 入洛:离开原地前往洛阳(即现在的河南洛阳)。
- 无消息: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或音信。
- “长听柴门白玉珂”:形容家中只有简陋的柴门,门前挂着玉制的铃铛(珂是玉器的一种)。这里暗示着生活的清贫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 这句诗通过对比友人的显赫地位和自己的贫困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酸楚和无奈。
赏析:
此诗通过诗人与邵长孺的短暂相聚,抒发了对友人深厚的感情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首两句描绘了一幅雪夜送别的画面,营造出静谧而沉重的氛围。诗人借酒消愁,寄寓了对过往光阴的追忆及对现实的无奈。第三联则转向历史的回望,通过对萧何、马援等历史人物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于英雄事迹的仰慕与对现实英雄的哀叹。尾联更是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洛阳消息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受。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