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衡门黄叶新,频来二子转相亲。
名从海内推词伯,游岂燕中傍酒人。
苜蓿堪娱吾且老,茅柴能饮未辞贫。
独怜此会今稀少,南北风烟易怆神。
注释:
- 周选部国雍张光禄元易过:这是诗人在写给一位名叫元易过的友人的书信中的开头称呼。
- 秋尽衡门黄叶新:秋天结束时,衡门(地名)的黄叶又变黄了。
- 频来二子转相亲:频繁地来看我,我们变得很亲近。
- 名从海内推词伯:名声传遍海内,被称为词人。
- 游岂燕中傍酒人:游玩的地方难道不是在燕京吗?傍酒人可能指的是饮酒之人。
- 苜蓿堪娱吾且老:苜蓿能娱乐我,让我暂且感到安逸。
- 茅柴能饮未辞贫:用茅草和柴火做饭,也能喝酒,不抱怨贫穷。
- 独怜此会今稀少:唯一遗憾的是,今天的聚会很少见。
- 南北风烟易怆神:南北方的风烟很容易让人伤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的书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秋尽衡门黄叶新”,描绘了一幅秋尽后的景色,衡门(地名)的黄叶又变黄了,给人一种岁月流转、时光飞逝的感觉。这既是对季节变化的描写,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次句“频来二子转相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频繁来访的友人,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这句诗通过“频来”和“转相亲”两个词语,强调了友谊的珍贵和难得,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乐于分享生活、乐于结交朋友的性格特点。
第三句“名从海内推词伯”,赞颂了友人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和成就。他的名字传遍海内,被称为词人,可见其文采斐然、才华横溢。这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他努力追求文学理想的肯定。
“游岂燕中傍酒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游历四方、结交天下朋友的羡慕之情。燕京是古代的重要都城之一,许多文人雅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友人游历于燕京,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广交朋友、广泛交往的生活态度让人敬佩。这也反映出诗人自己不甘寂寞、喜欢结交朋友的个性特点。
第四句“苜蓿堪娱吾且老”,描述了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用苜蓿(一种野菜)作为食物,能够使人感到安宁;用茅柴作为燃料,也不失为一种节约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第五句“茅柴能饮未辞贫”,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坚持和对贫穷的包容。尽管生活贫困,但诗人仍然能够饮酒自乐,这种乐观豁达的态度让人敬佩。这也反映出诗人自己性格中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六句“独怜此会今稀少”,感叹现在的聚会越来越少。这既是对现实无奈的表达,也是对友谊珍贵性的再次强调。这种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也让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