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鱼稻待鸣弦,暂借神君此地偏。
堤上楼高通海气,城头帆仄散湖烟。
玄夷书似衡山日,白马牲犹瓠子年。
闻道河渠功不细,皂囊归奏圣明前。

这首诗描绘了杨肖韩补令在盐城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河渠工程的贡献。以下是逐句释义:

  • 千家鱼稻待鸣弦,暂借神君此地偏。(千家鱼稻等待鸣弦的丰收景象)

  • “千家”:形容众多人家,多指富庶之地。

  • “鱼稻”:这里泛指农田里种植的农作物。

  • “待鸣弦”:比喻等待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 “暂借神君地”:暂时借给神仙的地方,形容这里水土丰美,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

  • 堤上楼高通海气,城头帆仄散湖烟。(描写盐城的地理特点和风物景观)

  • “堤上楼高”:形容盐城地势之高,楼阁之高耸入云。

  • “通海气”:海气指的是海水蒸腾上升后形成的空气,形容盐城的地势使得空气清新。

  • “城头帆仄”:形容城市中船只往来繁忙的景象。

  • “散湖烟”:水面上的烟雾随风飘散的景象。

  • 玄夷书似衡山日,白马牲犹瓠子年。(比喻河渠工程的重要性和成就)

  • “玄夷书”:古代的一种书籍,这里指书籍。

  • “似衡山日”:比喻书籍的内容丰富,如同太阳的光芒普照大地。

  • “白马牲犹瓠子年”:比喻河渠工程的成功如同祭祀用的白马和瓠子一样重要。

  • 闻道河渠功不细,皂囊归奏圣明前。(表达对河渠工程贡献的认可和赞扬)

  • “河渠功”:指的是河渠工程的成就。

  • “闻道”:听到、得知的意思。

  • “皂囊归奏”:形容将功劳报告给皇上。

  • “圣明前”:在皇上面前,表示要为皇帝呈献功绩。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盐城风景和赞美河渠工程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盐城地理特征和风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这里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河渠工程的描述,展现了这项伟大工程的成就和重要性,表达了对这项工程的敬佩和赞扬。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盐城的美丽和河渠工程的伟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