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月纤纤照马蹄,竹书犹把署中栖。
沟前垂柳穿林影,禁里新莺过水啼。
缇骑纷随秦苑北,朱旗深护汉宫西。
倦游不记长安道,一望关河怨解携。

【注释】

玉河堤:在今河南开封。新月:即初月,初生之月。直署中:指官署。

纤纤:细长的样子。

竹书:古代文书的一种,用竹简制成,所以叫竹书。栖:停留。

沟前垂柳:指汴河之北一带的柳树。穿林影:映入树林的柳影。

禁里:皇宫内。新莺:刚出巢的幼莺。

缇骑(díqí):古代一种仪仗。秦苑:古地名,在今陕西凤翔县南。朱旗:红色的旗帜。汉宫西:指皇宫的西边。

倦游:厌倦了官场生活,欲辞官归乡。长安道:长安,即今西安。怨解携:怨别离之意,离别之情已消解。

【赏析】

《汴河夜泊》是诗人被贬谪后所作诗篇之一。此诗描写了汴河两岸的夜景,抒发了诗人被贬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玉河堤上见新月时入直署中”点出了时间、地点及人物,为全诗定下基调。“新月”二字表明此时正值初月当空,诗人登上堤坝远眺,看见一轮明月正在缓缓升起,而自己却在官署中值班。这一句写出了诗人被贬后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之心。

第二句“弦月纤纤照马蹄”,描写了月光如水般洒在马蹄上的情景。这句诗既描绘了月色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定。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被贬后的心境,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浮躁不安,而是学会了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变迁。

第三句“竹书犹把署中栖”,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官署中的日常生活。他手持竹简,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各种政务事务,如同在官署中安家落户一样。这一句既体现了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也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敬业精神。

第四句“沟前垂柳穿林影”,描写了汴河之北一带的景色。那些垂柳如同绿色的丝带一般,穿过树林的缝隙,摇曳生姿。这句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又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五句“禁里新莺过水啼”,继续描绘了汴河之北一带的景色。那些刚刚出巢的幼莺在河水中嬉戏跳跃,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这句诗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又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六句“缇骑纷随秦苑北”,描写了皇宫内的景象。那些身着红色战袍的士兵纷纷跟随皇帝出巡,他们的身影出现在皇宫的北方。这句诗既展现了皇权的威严,又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敬畏之情。

第七句“朱旗深护汉宫西”,描绘了皇宫的西侧景象。那些鲜艳的战旗高高飘扬在皇宫的西侧,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繁荣。这句诗既展现了皇室的尊贵地位,又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第八句“倦游不记长安道”表明了诗人不再追求功名利禄,已经厌倦了官场生活。他不再关注朝政得失,而是开始怀念起故乡的美好时光。这句诗既表现了他的淡泊名利,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一望关河怨解携”则是诗人在离开朝廷后所发出的感慨。他看着眼前美丽的山河,不禁想起了曾经与朝廷一起度过的日子。然而如今他已经离开了朝廷,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时光了。这句诗既表达了他的无奈和失落,也体现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感恩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