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今为都讲师,曾将奏牍上彤墀。
书题京口三山长,工问延陵十字碑。
苜蓿有官无饱饭,茅柴何处不堪诗。
竹西尚记缁帷在,江上寻君自可期。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才子今为都讲师”

  • 注释: 才子:指才华横溢的人,这里特指诗人自己。
  • 译文: 现在你是京城里的一位教授,教授是传授学问的学者。

2. “曾将奏牍上彤墀”

  • 注释: 奏牍:古代用于上书或陈情的文书。彤墀:红色的台阶。
  • 译文: 你曾经将奏折呈送到红色的台阶上。

3. “书题京口三山长”

  • 注释: 京口三山:指的是镇江市内的三座山,即金山、焦山和北固山,这些地方因佛教寺庙林立而闻名。
  • 译文: 你在书写的时候还经常提及到京口三座山上的寺庙。

4. “工问延陵十字碑”

  • 注释: 延陵:地名,此处可能是指历史上有名的延陵(今江苏丹阳)。十字碑:指刻有“十字”字样的古碑。
  • 译文: 你常在作品中询问关于延陵的那块刻有“十字”字样的古碑。

5. “苜蓿有官无饱饭”

  • 注释: 苜蓿: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比喻贫穷或困境。
  • 译文: 尽管你身居官职,但却常常面临饥饿的境地,形容生活艰难。

6. “茅柴何处不堪诗”

  • 注释: 茅柴:指粗陋的柴草,通常用来象征贫苦的生活。
  • 译文: 你无论在哪里,只要遇到粗陋的柴草,就会写诗表达你的不满或感慨。

7. “竹西尚记缁帷在”

  • 注释: 竹西:泛指江边风景,多用来形容景色清幽之处。缁帷:古代的一种黑色帐幔,常用来象征简朴的生活或隐居。
  • 译文: 你还记得江边的那片竹林吗?那里依旧留有你隐居时所留下的缁帷(即简陋的帐篷)。

8. “江上寻君自可期”

  • 注释: 江上:指长江之上,代指远方。
  • 译文: 我在江上寻找你,我相信我们总有一天会重逢的。

综合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之情的送别诗,通过回忆与友人共处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不舍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生活的艰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信心,充满了乐观和坚定的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