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千骑出长安,负弩翩翩夹道欢。
沧海几从杯底赋,岱宗新向案头看。
秉圭寄垂旬宣远,赐履恩深保障难。
君去登楼应恋阙,金茎西望不胜寒。
送陈司勋惟谦参藩山东
东方千骑出长安,负弩翩翩夹道欢。
沧海几从杯底赋,岱宗新向案头看。
秉圭寄垂旬宣远,赐履恩深保障难。
君去登楼应恋阙,金茎西望不胜寒。
注释与赏析:
- 东方千骑出长安,负弩翩翩夹道欢。
- 注释: 东方的千名骑兵从长安出发,他们背着弓箭,在道路上欢快地行进。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千骑从长安出发,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强大。同时,“负弩翩翩”形容骑兵们矫健的身姿和愉悦的心情,展现了他们的勇猛和士气。
- 沧海几从杯底赋,岱宗新向案头看。
- 注释: 海中波澜起伏如同在酒杯底部作诗一般,泰山则成为了案头的观赏对象。
- 赏析: “沧海”比喻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敬畏之情。而“岱宗”指的是泰山,它不仅是我国五岳之首,更是古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圣地,这里用“案头”代替泰山,意味着诗人将泰山比作案头之书,表示其崇高的地位和价值。
- 秉圭寄垂旬宣远,赐履恩深保障难。
- 注释: 手持玉圭传递朝廷的命令,远行传播国威;皇帝赐予的靴子承载着深厚的恩情,保障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 赏析: “秉圭”指的是持有玉圭,这是一种象征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物。而“垂旬宣远”则表示这些命令能够传达很远的距离,说明国家的影响力广泛。“赐履”指的是皇帝给予的靴子,这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赐予,更是一种精神上对官员的支持和鼓励。
- 君去登楼应恋阙,金茎西望不胜寒。
- 注释: 你离开京城登上高楼,应该留恋着皇宫,向西眺望时不禁感到寒冷。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陈司勋的不舍之情。诗人想象陈司勋离开京城后,可能会登上高楼欣赏美景,但又因为对皇宫的留恋而感到寒冷,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家乡的深深眷恋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