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城百二汉咸阳,捧册亲藩重夕郎。
桐叶剪圭河水白,莲花开阁岳云苍。
铜驼一别茏葱色,金马重来剑舄行。
归日正逢停辇待,可无封事奏明光。
【注释】
关城百二汉咸阳,捧册亲藩重夕郎。
(1) 百二:以“百二”指代关中地区,即今陕西一带。百二是古时对秦地的称呼,也用来泛指关中。汉咸阳:汉代的咸阳宫,是西汉皇帝居住和处理国政的地方。
(2) 捧册:捧持皇帝所赐封的玉册、金册之类的诏书。亲藩:指皇族宗室,封为藩王的亲王。这里指的是秦王世子。重夕郎:即重夕郎,指尹给谏君润。重夕郎,即指尹君润。
桐叶剪圭河水白,莲花开阁岳云苍。
(3) 桐叶剪圭:用桐叶作剪子裁出圭形,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形式。河水白:渭河在秋天水色清澈,所以叫河水白。
(4) 莲花:这里指莲花座,古代帝王祭祀时使用的祭器,形似莲花。开阁:指打开阁楼。岳云苍:指华山的云。
铜驼一别茏葱色,金马重来剑舄行。
(5) 铜驼:洛阳旧城西北角有铜驼三只,传说汉武帝曾铸铜为三只驼载物,因而得名。这里借指洛阳。茏葱色:指郁郁葱葱的颜色。
(6) 金马:指金马门,东汉光武帝建都洛阳时设金马门,用以收藏经书。这里指京城洛阳。剑舄行:剑舄,剑履之鞋;舄,鞋。比喻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
归日正逢停辇待,可无封事奏明光。
(7) 归日:指回到朝廷的日子。正逢停辇待:正当皇帝在宫廷等待百官朝见的时候。停辇,指皇帝停车等待百官朝会。可无封事奏明光:意思是说,你回去后正好碰上皇上要召见百官讨论国家大事,你可以没有事向皇上奏报。可,可以。
译文
长安城位于函谷关外,是汉朝的首都,也是关中的中心地带。在长安城的中心,就是皇宫所在的长乐宫,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城墙。在汉长安时期,这里是皇帝的居所、处理国家大事之处。皇帝在这里举行各种仪式活动,如祭祀、朝拜等。
在汉长安城中心的皇宫附近,就是奉先县,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奉先县是汉朝时期的一个县名,后来被并入长安县内。奉先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它的名字来源于这个县曾经是周朝的首都所在地。这个县城位于长安城东南方的渭河北岸,现在西安市临潼区境内。奉先县的县城规模较小,人口也不多,但它是汉朝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因为奉先县是周朝时期的首都所在地,所以它成为了汉朝时期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在汉朝时期,奉先县的政治地位非常高,它是皇帝的家眷所在之地,也是官员们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桐叶剪圭河水白,莲花开阁岳云苍。铜驼一别笼葱色,金马重来剑舄行。归日正逢停辇待,可无封事奏明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作者送别尹给谏君润的情景。
诗的第一句:“关城百二汉咸阳”,描绘了长安城的雄伟壮观。关城是指函谷关,位于今天陕西省宝鸡市南。百二,是古代对关中地区的高度概括。百二,意味着关中地区是天下最重要的地方之一,拥有极高的战略地位。汉咸阳则是汉代的首都长安,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这里的长安城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汉咸阳这个名字代表了长安的繁荣和强大。
诗的第二句:“捧册亲藩重夕郎”,描述了尹给谏君润的身份和职位。捧册是一种古代礼节,表示恭敬地接受朝廷的赏赐或命令。亲藩是指皇族宗室被封为的藩王,他们通常居住在边远地区,负责守卫国家边疆。重夕郎是尹给谏君润的封号,表明他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接下来的两句:“桐叶剪圭河水白,莲花开阁岳云苍”,描绘了长安城内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特色。桐叶剪圭是一种古代的礼仪形式,将梧桐树叶修剪成圭状,作为赠送的礼物。河水白则形容渭河的水面非常清澈,呈现出一种白色。莲花开阁则是指华美的楼阁上盛开着莲花,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岳云苍则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
诗的后三句:“铜驼一别笼葱色,金马重来剑舄行”,表达了作者与尹给谏君润分别时的感慨和重逢的喜悦。铜驼是指洛阳的一个著名景点,象征着繁华的城市生活。笼葱色则形容洛阳城的繁华景象,色彩斑斓如同绿色的蔬菜一样鲜艳。金马重来则意味着尹给谏君润再次回到了京城洛阳,回到了他曾经担任高级官职的地方。剑舄行则是形容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就像穿鞋一样自然而舒适。
诗的最后一句:“归日正逢停辇待,可无封事奏明光”,表达了作者对尹给谏君润的美好祝愿。归日则指回到朝廷的日子。停辇待则是指皇帝在宫廷等待百官朝见的场景。可无封事奏明光则意味着尹给谏君润可以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向皇帝汇报,因为他已经在京城有了很高的地位和声誉。明光则是指明亮的阳光,象征着希望和光明。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安城的景色和尹给谏君润的身份地位,表达了作者对尹给谏君润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唐朝社会对于贵族官僚的重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