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灯频醉酒人家,更有明妆出绛霞。
池上停看烽火树,烟中飞散钵罗花。
扇开屏曲歌犹掩,帘卷楼头月未斜。
归骑喧阗惊曙色,满城金吹动啼鸦。

元夕,即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夜晚。这一天人们赏灯、看舞龙舞狮、猜灯谜等活动。

试灯频醉酒人家,更有明妆出绛霞。
“试灯”是指人们在元宵节夜晚尝试点灯照明。这里的“频”表示频繁。
“醉人家”意味着人们在点灯时常常喝醉。这里的“酒家”指的是卖酒的地方。
“明妆”是指明亮的化妆。这里的“绛霞”指的是红色或粉红色的云彩,常用来比喻美女的笑容。

池上停看烽火树,烟中飞散钵罗花。
“烽火树”是一种古代的树木,叶子长成火把的形状,燃烧起来就像烽火一样。这里的“烽火树”可能是指这种树木或者其形状像烽火树。
“烟中飞散钵罗花”是一种佛教中的花卉,据说它有净化心灵的作用。这里的“钵罗花”可能是指这种花卉或者其名称。

扇开屏曲歌犹掩,帘卷楼头月未斜。
“扇开屏曲歌犹掩”可能是说在欣赏音乐时,人们会打开扇子遮挡住歌声,以免被打扰。这里的“扇开”和“屏曲”都是用来遮挡和控制声音的工具。
“帘卷楼头月未斜”可能是说在欣赏音乐时,人们会在楼头拉起窗帘以遮挡月光,以免影响视线。这里的“卷”和“帘卷”都是用来遮挡光线的工具。

归骑喧阗惊曙色,满城金吹动啼鸦。
“归骑”是指回家的行人。这里的“喧阗”形容人们回家时的喧闹声。
“曙色”是指清晨的天空颜色。这里的“曙”是指黎明时分的阳光。
“金吹”可能是指用金属制作的声音工具。这里的“吹”表示吹奏乐器。
“啼鸦”是指乌鸦的叫声。这里的“啼”表示叫唤。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诗人通过对灯火、烟花、音乐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热闹而欢快的节日氛围。同时,诗中的景物也寓意着人们的生活和情感状态。例如,“烽火树”可能暗示着战争或动荡,而“钵罗花”则可能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平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