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寥寂阅年华,静掩柴门小径斜。
科斗记封茅氏箧,赫蹄书饷竺僧家。
霜雕紫菊深留朵,腊尽红蕉盛放花。
扶杖只堪供一笑,尚馀彤管老天涯。
【注释】
(1)园居:在园中居住。园,花园。 (2)柴门:指简陋的篱笆门。
(3)科斗:篆刻文字。 (4)茅氏: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封:保存。
(5)赫蹄:蹄书,古书上用蹄形的铜片或兽蹄作为印章,以备盖印用。竺僧家:竺僧,僧人名。
(6)霜雕:形容菊花经霜后的颜色更加鲜艳、艳丽。深留:深深地留下。
(7)老天涯:年岁已高,漂泊天涯。
【赏析】
“江村寥寂阅年华,静掩柴门小径斜”。诗题一“冬日园居”,便点出了季节。“寥寂”二字写出了冬日园居的冷清,“柴门”、“小径”等词又写出了园居的偏僻,“静掩”一词又写出了园居的幽静。“江村”与“园居”对比,“寥寂”与“静掩”呼应,构成了一个宁静的冬日画面。
“科斗记封茅氏箧,赫蹄书饷竺僧家。”诗人从柴门走进园中,来到书房。书房里放着几本古籍,上面还留有墨迹。他打开这些书,发现它们都是古代文人的手稿,有的已经收藏起来了,有的是赠送给朋友和僧人的。
“霜雕紫菊深留朵,腊尽红蕉盛放花。”书房里的书都打开了,诗人走到窗前,看到外面一片雪白,地上积满了厚厚的白雪。而庭院里的菊花却依然傲然绽放,尽管冬天已经过去,但是菊花还是盛开着。
“扶杖只堪供一笑,尚馀彤管老天涯。”诗人走到院子里,看到院中的竹子依然挺拔,而自己却已经老了,只能在天涯流浪。这里的“扶杖”指的是扶着拐杖,表示诗人身体已经不好。而“供一笑”则表示诗人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仍然能够笑对人生。最后的“彤管老天涯”则表示诗人已经到了晚年,只能在天涯流浪。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在园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