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我江头花已开,披榛墟曲兴偏催。
桥从饮马塘边过,策向呼鸾道上来。
春草先传康乐句,暮云谁似惠休才。
芳尊不是攒眉客,记取东林一度回。

【注释】报我江头花已开,披榛墟曲兴偏催。桥从饮马塘边过,策向呼鸾道上来。春草先传康乐句,暮云谁似惠休才。芳尊不是攒眉客,记取东林一度回。

【译文】告诉我江边的花开了,去东山寺的路上被丛生的草木所阻挡,心情更加迫切。桥从饮马塘边经过,路向呼鸾道上延伸。春天的草先传到了谢灵运的诗中,黄昏的云彩谁像谢惠休那样才华横溢。美酒不是皱眉苦饮的人,记住东林寺那一次回来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在与同社诸公出游时,因看到“江头花已开”,便想到要“披榛”去赏花,于是兴冲冲地赶到东山寺去了。
首联“报我江头花已开,披榛墟曲兴偏催。”诗人在与同社诸公出游时,因看到“江头花已开”,便想到要“披榛”去赏花,于是兴冲冲地赶到东山寺去了。
颔联“桥从饮马塘边过,策向呼鸾道上来。”诗人沿着小溪来到一座小桥,小桥旁边就是一条通往寺庙的道路。这两句写景十分细腻,将作者和同社诸公的心情都描写得淋漓尽致。
颈联“春草先传康乐句,暮云谁似惠休才。”诗人在东山寺内欣赏美景,并聆听了寺中的梵音,然后回到住处,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篇。这里,诗人以“春草”比喻自己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以“暮云”比喻自己的诗歌才华,赞美了同社诸公的诗歌才华。
尾联“芳樽不是攒眉客,记取东林一度回。”诗人在东山寺内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最后回到了家乡。在回家的路上,诗人想起了与同社诸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自己创作的优美诗篇,心中充满了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