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清艳羡潘郎,西学长安诣太常。
此去金茎泠露下,争看玉树紫微旁。
青云冠盖犹千骑,绮陌烟花更万行。
最是荥阳才独步,彩毫应待奏明光。

这首诗是送潘子迁游大学时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一时清艳羡潘郎”

  • 注释:这里的“潘郎”指的是潘安,古代著名的美男子,这里用来比喻潘子迁的英俊。
  • 赏析:诗人通过比喻,赞美潘子迁的外貌俊美,与历史上的潘安相媲美。

2. “西学长安诣太常”

  • 注释:这里的“西学”指的是西方的文化和学术,而“太常”是指掌管朝廷礼仪、祭祀等事务的官员。
  • 赏析:诗人描述了潘子迁前往长安,向太常官致敬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求学之旅的祝福。

3. “此去金茎泠露下,争看玉树紫微旁”

  • 注释:“金茎”通常指皇宫中的铜柱,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地位;“泠露”在这里可能是指清澈的露水,象征纯洁或清高的品质。“玉树”常用来形容才学出众的人;“紫微”通常指天上的紫微垣,象征着高贵的地位。
  • 赏析:诗人用这些意象来描绘潘子迁即将离开京城,到高等学府深造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他才华横溢、前途无量的期待和祝愿。

4. “青云冠盖犹千骑,绮陌烟花更万行”

  • 注释:“青云”常用来形容仕途顺利,飞黄腾达;“冠盖”指的是官员们的冠帽和车盖,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绮陌”指华丽的道路,“烟花”可能暗指繁华景象或繁花似锦的道路。
  • 赏析:这里描绘了潘子迁即将踏上仕途,成为千乘之官,以及他将要走过的道路上,将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迎接的景象。

5. “最是荥阳才独步,彩毫应待奏明光”

  • 注释:“荥阳”可能指的是洛阳附近的一个地名,也可能是特指某个地方;“彩毫”通常指书写时使用的彩色毛笔;“明光”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官职或者是一个美好的职位。
  • 赏析:诗人强调了潘子迁的独特才能和卓越成就,认为他的才华足以使他在官场上独领风骚,甚至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官职或荣誉。

译文

一时清艳羡潘郎,西学长安诣太常。此去金茎泠露下,争看玉树紫微旁。青云冠盖犹千骑,绮陌烟花更万行。最是荥阳才独步,彩毫应待奏明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潘子迁的描写和对他的未来前程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他深厚的友情和对他才华的高度评价。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潘子迁个人命运的关注,也有对整个时代人才济济局面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