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从天上履端辰,嵩祝声中广乐陈。
五夜青旗先拂曙,千门彩仗已迎春。
晴光傍槛梅霙照,淑气垂轩柳色新。
椒醑辛盘仍此日,杖藜空目老江滨。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这是考查诗词内容。

第一句:庆从天上履端辰——庆贺从天上的玉皇大帝开始履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第二句:嵩祝声中广乐陈——在嵩山祈祷声中广乐奏起。

第三句:五夜青旗先拂曙——五更时分青旗首先在曙色中出现。

第四句:千门彩仗已迎春——成千上万门上的彩仗迎春。

第五句:晴光傍槛梅霙照——晴朗的日光照耀着窗前梅花。

第六句:淑气垂轩柳色新——温柔的春风垂挂在轩前杨柳的新叶上。

第七句:椒醑辛盘仍此日——用椒醑、辛盘来庆祝这个好日子。

第八句:杖藜空目老江滨——手持拐仗,目光茫然地望着江边。

【答案】

示例1:这首诗是元朝诗人杨载的作品,作于元朝至元元年正月初一(即元朝大年初一)。

译文:

我向天帝祝贺,从天上的玉皇大帝开始履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嵩山祭祀时,广乐奏起;

五更时分,青旗首先在曙色中出现;

成千上万门上的彩仗迎春。

晴光照耀着窗前梅枝,淑气垂挂在轩前杨柳的新叶上;

用椒醑、辛盘来庆祝这个好日子;

杖藜望着江边,目光茫然。

赏析:

诗的前四句为第一层。首联写元旦日的景致:“庆从天上履端辰”一句,点出“立春”。古人以立春为岁首,故称“履端”。二句承上启下,点明“立春”这一节令,并写出了元日的节日气氛。三、四句描绘了一幅热闹的节日景象:“嵩祝声中广乐陈”,“五夜青旗先拂曙”。嵩山,古名方城,在今河南登封县境,相传为夏禹所都,汉以后历代帝王都在这里祭告天地山川。“嵩祝声中广乐陈”,就是在这肃穆的气氛中奏起《云门》、《咸池》等大型乐舞,以娱神娱人。古代音乐舞蹈,常配合节日庆典而表演,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曾举行盛大的“千秋节”,在长安太极宫广场上,由太乐令张野狐率领乐工演出《安德之歌》。“五夜”句,说到了晚上五更,东方初升的旭日把青旗映照得格外鲜亮,好像要飞上天去一样,这两句描写了元日早晨的景色,渲染了节日欢腾的气氛。

诗的后四句为第二层。首句“晴光傍槛梅霙照”,点出“立春”这一节令,又引出了下文的内容。次句承接上句“晴光”,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景色,“淑气垂轩柳色新”一句,则点出了“立春”这一节气,并写出了春天的景象。“椒醑辛盘仍此日”,说的是“椒醑”和“辛盘”都是“立春”这一天吃的食物,这里指“立春”这一节日。“杖藜空目老江滨”,是诗人感慨自己年迈多病,眼力衰退,只能拄着藜杖,凝望江滨,表达出他内心的悲凉。

全诗以“庆”、“履端”开篇,以“杖藜空目老江滨”结尾,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