湓浦城边桑落洲,匡山斜对庾家楼。
扬澜左蠡连天远,鸂鶒鸬鹚无数游。
鄱湖歌九首
湓浦城边桑落洲,匡山斜对庾家楼。
扬澜左蠡连天远,鸂鶒鸬鹚无数游。
译文:
鄱湖的九首诗中,第一首是“湓浦城边桑落洲”,第二首是“匡山斜对庾家楼”。
在扬澜左蠡,可以看到一片连绵的天水相接的景象。
鸂鶒和鸬鹚在湖面上自由地飞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湓浦城边桑落洲,匡山斜对庾家楼。
扬澜左蠡连天远,鸂鶒鸬鹚无数游。
鄱湖歌九首
湓浦城边桑落洲,匡山斜对庾家楼。
扬澜左蠡连天远,鸂鶒鸬鹚无数游。
译文:
鄱湖的九首诗中,第一首是“湓浦城边桑落洲”,第二首是“匡山斜对庾家楼”。
在扬澜左蠡,可以看到一片连绵的天水相接的景象。
鸂鶒和鸬鹚在湖面上自由地飞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秋日溪上寄大庾何隐君商风吹动陇首木叶飘零,桂旆云中渐行渐远,兰桡轻过江面波纹。白社寻踪三秋意,青萝入梦九月间。丛桂招隐王孙心,寄语高隐若何愿。 译文: 商风吹过陇头,带来萧瑟之意,木叶纷纷落下江面,形成波纹。桂旗在天空中飘扬,云朵之上渐行渐远,兰桡轻轻划过水面,留下一道道涟漪。秋天是寻找白社的时候,也是进入青萝的时节。丛生的大桂花树吸引我隐居,王孙(指隐居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表达了对友人何于逵游衡山的祝福和期望。下面逐句解释: 闻女衡州去,南寻岣嵝来。 这句诗的意思是听说你从衡州出发,向南去寻找岣嵝山。衡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岣嵝山是衡山的一部分,以其奇特的山峰而著名。 搴萝紫盖侧,采秀朱陵台。 这句诗的意思是采摘了紫盖山下的萝藤,采摘了朱陵山上的秀色。紫盖山和朱陵山都是衡山的一部分,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采摘植物的情景。
诗句解释 第1句:越王台与陈五别 - 越王台:一个地名,历史上曾作为越王的行宫。 - 陈五:可能是诗中的一位友人,或作者自己的代称。 - 别:离别。 第2句:登高聊送远,惆怅欲沾衣 - 登高:指在高处,如山顶。 - 聊送远: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 惆怅:形容心情不悦、感到悲伤。 - 欲沾衣:形容泪水即将滴落而未能完全滑落。 第3句:江晚征鸿度,关寒落叶飞 - 江晚征鸿度
【注释】: 刘向:指东汉人刘歆,字子骏,号南州人。他善于研究《诗经》和《楚辞》,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擅幽讨:擅长处理幽深的学术问题。名家:指有名的学者。富典坟:富有典籍。 披縢(téng)睹河籍:披开书箱翻阅河图洛书。河图,传说为黄河上的星象图。洛书,传说为洛河上的龟甲文。《河图》、《洛书》,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秘图书,据说它们记录了天地生成和宇宙运行的奥秘,后来成为道教的经文和占卜的工具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首联“欣逢炎景息,调轸向中霄”,诗人在夏日热浪中,感到心烦意乱,于是仰头望天,想乘凉消暑; 颔联“白露连秋汉,鲜云卷夕飙”,写太阳西沉,天空中的彩云开始散去,傍晚的风拂动着树叶,发出飒飒声响,好像在诉说着别情; 颈联“怡情持蕙草,含思抚兰苕”“蕙草”和“兰苕”都是指香草,古人常用来比喻贤能的人。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 尾联“忆女音尘阔
注释: 柏酒遥思汝,椒盘独对予。——柏酒,指的是柏木做的酒。遥思汝,思念你;椒盘,指用花椒做的盘子,这里比喻你的遗像。 三冬鱼素远,千里雁行疏。——三冬,冬天,这里指腊月,因为腊月有鱼的习俗。鱼素远,意思是鱼的味道已经变得遥远。千里雁行疏,意味着大雁排成一字形的队飞过千里。 功业逢宾戏,江湖著子虚。——逢宾戏,是遇到客人一起游戏的意思。著子虚,意思是写出《子虚赋》这样的作品。 所欢家庆集
【注释】 汝去度郁水:汝,你。去,到。度,渡过。郁水,指郁江,即珠江。 西江路更西:《汉书·严助传》:“蜀、犍为皆临江,有浸山在江南,所谓一州蒙犯于江陵者四百余里。”《文选·郭璞<江赋>》:“西江之浦,南会于交州。”注:“西江,广海也。”这里泛指西江一带。 东风芳杜:春风和煦,花开满园。芳,芬芳,美好。杜甫《绝句》之一:“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诗中的“杜”指杜宇鸟(即杜鹃)。 落日:夕阳
【注释】 南曹:指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省的南曹。今北上:即指诗人被贬谪。消息近何如:消息,书信;近,近日;何如,如何。白下:指金陵,今江苏南京。多新句:指诗作新颖。昆陵:指洛阳。少定居:指生活清苦。龙分愁别剑:用李商隐《无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沧海”、“蓝田”典故来写自己被贬。雁断忆传书:用陆凯《赠范晔诗》中“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之典故来抒怀。子虚
注释: 斜汉双星夜,高梧一叶秋。 月亮斜挂在天空中,两颗星星在夜晚闪烁;高高的梧桐树上一片落叶。 兰膏欲凝结,桂楫尚夷犹。 兰花的香气将要凝聚在一起,但船桨还在犹豫是否前行。 有梦随湘水,无书寄陇头。 我有一个梦境随着湘江的水波漂流,但没有书籍可以寄托我的思念。 娟娟松桂月,相忆在南楼。 明亮的月光下,我想起了那些松树和桂花的影子,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
讯张伯邻 闻道张平子,四愁今复歌。 龟山不可望,凤野故相过。 岁月青枫古,江湖白雁多。 城南读书处,消息近如何。 注释: 讯张伯邻:向张伯邻询问消息。讯,这里是问候的意思。 闻道张平子:听说你与张平子相识。闻道,是听说的意思。 四愁今复歌:现在你又在唱《四愁》。四愁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这里可能是指你因某种原因而再次唱歌。 龟山不可望,凤野故相过:龟山无法仰望,凤野是你曾经居住的地方
诗句如下: 楚女绣襦鸣赵瑟,越人箫鼓唱吴歌。 译文为:楚国的女子穿着绣有花纹的短袖衣服,弹奏着赵国的瑟,而越族的人们吹起箫来,歌唱着吴国的民谣。 注释:此句通过描述服饰和乐器来展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同时反映了古代中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不同的乐器和服饰,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历史上各地区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这种描写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句原文:浔阳九派合溟蒙,浪击雷翻天地中。 译文:浔阳县的九条江河汇聚在一起,波浪拍打着雷声翻滚,仿佛天地都在其中摇摆。 注释:浔阳县,位于江西省北部,是古代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九派”指的是江水汇集形成的九条主要河流。“溟蒙”形容江水浩渺,难以尽数。“浪击雷翻天地中”描绘了江水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景象,如同天地间都在动荡不安。 赏析:此诗生动地描绘了鄱阳湖的壮阔景象
鄱湖,又名彭蠡,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庐岳,即庐山,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 九重,指天子或帝王所居的宫殿。 天池,指庐山的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的重要寺庙。 锦绣,形容景色美好绚丽。 丹青,古代绘画常用颜料。 五色云,指五彩斑斓的天空云彩。 白鹿台,指庐山上的白鹿洞,是古代文人隐居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首句“庐岳风烟从古开”
金陵览古 石头踞虎已千年,铁锁沉江事可怜。 惟有南朝旧歌舞,至今犹在绮罗边。 译文: 南京的石头山就像一只老虎盘踞了千年,铁索桥沉没在长江水中让人感到可悲。 只有南朝时期的歌舞现在还留在华丽的衣服旁边。 注释: 1. 石头山:指南京的钟山。 2. 踞虎:蹲伏像老虎的样子。 3. 千年:时间很长,这里形容历史悠久。 4. 铁锁沉江:用铁链将长江上的船只锁住沉没。 5. 南朝:指南朝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还要了解诗中常用的一些手法,如修辞(比喻、拟人、双关、设问、反问等)、描写方法(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和表达技巧(衬托、对比)等。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试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也有语言表达的赏析,注意从标题、诗句、表现手法等方面综合考虑。 本题要求赏析“佳气葱芊望不遥
【注释】 报恩寺塔: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 琉璃:佛教称佛像为“佛身”,以五色玻璃或彩色绸缎等制成,称为“宝相”。 净土:指西方极乐世界。 玉毫光:佛教称佛的法相为“法身”,因佛身有七宝合成,故称“宝身”或“佛身”,也称“佛光”。 生灭:佛教称世界和万物的生死轮回变化为“生灭”。 舍利:指释迦牟尼佛的遗骨,俗称“佛牙”。 【赏析】 本诗描写报恩寺塔的壮丽景象,并借塔灯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