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萧萧颍水斜,行人何处问曹家。
春深山下棠梨树,犹自千条缀雪花。

【注释】

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颍水,即颖河。曹家,指曹氏家族。棠梨:一种果树名,果实可食,树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雪花,喻指柳絮。

【赏析】

此诗描写了春天景色的迷人与美丽,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茅屋萧萧颍水斜”,描绘了颍河边上,一排排茅屋在微风中摇曳的景象。茅屋的萧瑟声音与颍水的流动声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萧萧”二字,用来形容茅屋的声音,既表现了茅屋的破旧,也增添了一份宁静的氛围。而“颍水斜”,则描绘了颍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次句“行人何处问曹家”,诗人开始探寻行人的去向。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告诉读者答案,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这种设问的方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悬念和期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断猜测行人的去向,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三句“春深山下棠梨树,犹自千条缀雪花”,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这里的背景是山脚下的棠梨树,树上挂满了像雪花一样的果实。这里的“棠梨树”,既指真实的树木,也象征了人生的成长和变化。而“犹自千条缀雪花”,则形象地描绘了棠梨树上挂满果实的景象,如同无数雪花般璀璨夺目。同时,这句诗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的设问方式,也让诗歌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