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殿侧远公堂,忆昔开山古道场。
缁素三千来此会,苍茫禅海一津梁。
【注释】
善法堂:指净土宗的“西方净土”之教。弥陀殿:即阿弥陀佛殿,是供奉阿弥陀佛的地方。侧远公堂:即远法师讲经说法的地方。远法师,唐代僧人,名道林、僧伽,俗姓陈,浙江余杭人。公元568年(隋开皇二年),随师出家,得受《涅槃经》。后在金陵大报恩寺建净土宗专修院,为净土宗之祖,称“东土祖师”。公元593年(隋大业七年),于长安大慈恩寺建立西方三圣舍利塔,建净土宗寺院。公元621年(唐永徽二年),又于长安净业寺建立西方净土总持院。
古道场:指净土宗的讲经说法场所。
缁素三千:指佛教徒和世俗人。缁,黑色。古代僧侣穿黑衣,故称缁;素,白色。
苍茫禅海一津梁:指佛教讲经说法的场所是通向“西方净土”的桥梁。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净土宗净土寺的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第一联:“弥陀殿侧远公堂,忆昔开山古道场。”
弥陀殿:即阿弥陀佛殿,是供奉阿弥陀佛的地方。
远法师:即远法师,唐代僧人,俗姓陈,浙江余杭人。公元568年(隋开皇二年),随师出家,得受《涅槃经》。后在金陵大报恩寺建净土宗专修院,为净土宗之祖,称“东土祖师”。公元593年(隋大业七年),于长安大慈恩寺建立西方三圣舍利塔,建净土宗寺院。公元621年(唐永徽二年),又于长安净业寺建立西方净土总持院。
古道场:指净土宗的讲经说法场所。
第二联:“缁素三千来此会,苍茫禅海一津梁。”
缁,黑色。古代僧侣穿黑衣,故称缁;素,白色。
三千:指佛教徒和世俗人。
苍茫禅海:指佛教讲经说法的场所是通向“西方净土”的桥梁。
【译文】
在弥陀佛殿旁边是远法师讲经说法的场所。我回忆起从前创建这个道场的情景。
从四面八方来的佛教徒和世俗人来此地集会。这里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座渡口,指引着信徒通向西方极乐世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