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阳关外晓闻笳,官柳千行雪满沙。
想得高斋人睡足,城头吹笛落梅花。
【解析】
“晓”,早晨。“宛城北路”,即洛阳城北郊。“高斋”,指诗人的住所,也代称其家,因诗中说“想得高斋人睡足”,故知为作者住所。“九德”是作者的字。“继甫恩甫三僚”,这是对作者的朋友张继甫、李恩甫的称呼。“鲁阳关外”,即鲁阳关之外。这里泛指边境或塞外。“笳”,胡人吹奏的管乐器。“官柳”,即官柳树,即杨柳树。“雪满沙”,形容春雪覆盖了道路和田野。“想得”,想到。“高斋”,指书房。“吹笛”,指吹笛子,这里代指吹笛子的人。“落梅花”,形容春天里,梅花盛开时的景象。“赏析”:首句点出时间是在早晨,在宛城以北,鲁阳关之外听到笳声。第二句描写宛城以北的道路两旁柳树披上了银装,而道路中间的白雪则铺满了地面。三四两句由景转入抒情,想到友人此时可能已经入睡,因为春天正是万物生长的时候,而友人却不得不在户外值班,所以不免有思乡之情。最后两句想象友人在室外吹笛,而笛声悠扬地飘荡开来,落在了盛开的梅花上,使梅花更加芬芳了。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在边塞思念朋友的情感。
【答案】
译文:
清晨我沿着宛城北面的路行走,心怀感激恩赐,怀念我的三个好友;鲁阳关外早晨我听到笳声,官道旁边柳树披上了银装;我想得到高斋里的人们休息够了,城楼上有人吹着笛子把梅花吹落。
注释:
- 宛城北路:指洛阳城北郊。
- 鲁阳关外:即鲁阳关之外。这里泛指边境或塞外。
- 笳:胡人吹奏的管乐器。
- 官柳:指官府种植或管理的柳树,即官柳树。
- 雪满沙:形容春雪覆盖了道路和田野。
- 想得:想到。
- 高斋:指书房,也代称其家。
- 三僚:这里指作者的朋友张继甫、李恩甫。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写诗人在宛城以北的官道上晨行,看到路上积雪,听到胡笳之声,想起朋友张继甫、李恩甫三人正在野外值班,不禁感慨万分。诗以景起,先描绘了一幅春雪图:路旁的柳树披上了银装,而道路上的雪花又铺成了洁白的世界。接着,诗人由景入情,想到了远在野外值班的三位好友,心中不禁充满了对他们的怀念。诗末又回到眼前,想象他们在那里吹着笛子,把梅花吹落,而自己却只能在书房里呆呆地凝望着远方。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在边塞思念朋友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