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风快雪满燕台,萧寺柴门午始开。
童子惊看乘兴客,王猷新自剡溪来。

【注释】

①初雪:即《咏怀》“初雪”句。

②“高僚”句:指诗人自比高才之辈。

③“急风”句:急风,形容雪花飞落之快。快雪,形容雪花飘落之疾。

④燕台:古地名。在今河南洛阳东北。这里借指洛阳。

⑤萧寺:佛寺名。在洛阳城西。柴门:指柴门小户。

⑥乘兴客:指友人。王猷是东晋书法家和文学家。《世说新语·品藻》载:“王右军(羲之)尝宿于谢公(安石)斋,更作计校棋赌。大屈。因谓人曰:‘今人之痴,有似我刘郎;小人之智,胜我王郎。’”此句以王猷自比,言自己与友人相知甚深,故一见面就能相互认出对方来。

⑦剡溪:在今浙江嵊县。

⑧赏析:《咏雪二首》为一组七言绝句。这是其中的一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全诗以咏雪起兴,通过描写雪的飞落、雪后的景色,以及自己的感受,抒发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译文】

急风中大雪纷飞,满座燕台,中午时分才打开柴门;童子惊讶地看见乘兴而来的客人,他正是新从剡溪来的王羲之。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急风中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满座燕台,到中午时才打开柴门;童子惊讶地看着来客,他就是新从剡溪来的王羲之。

前两句“高僚长升伯见过”写景。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雪后景象:大雪纷飞,落在燕台上,到中午时才打开柴门。这一句用“高”、“长”二字突出了雪势之盛;用“升伯”二字写出了雪后景象之美,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银装素裹的世界。

第二句“急风快雪满燕台”,写雪势迅猛。诗人抓住一个“快”字,表现了雪势之猛,使人感到雪像被风吹着一样,飞快地落下,好像没有一点停歇的意思。

第三句“萧寺柴门午始开”,写雪后萧寺柴门的情况。诗人把“萧寺”和“柴门”两个词放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柴门何萧条”这一形象,进一步烘托气氛,渲染了作者对萧寺柴门的感慨之情。

诗人又写了童子惊讶地看到来客的情景。他看到来客就是新从剡溪来的王羲之,不禁感到惊讶不已。

最后两句“童子惊看乘兴客,王猷新自剡溪来”是对前面诗句的点睛之笔。这里用了一个典故:“王徽之(王献之,字子猷)旧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壁皆盈,乃见远公(支遁)卧于草堂之上,而未亮,遣左右扶将入,则已熟寐。王右军闻而大笑曰:‘此真欲睡人。”王徽之因此号为“王右军”。这里的“王猷”即指王徽之。这句话的意思是:童子看到这位乘兴而来的客人,不由得惊讶万分。他正是新从剡溪来的王徽之。这里既点出了客人的身份,又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客人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