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岭开雕宇,龙宫隐绛霞。
地传中宿峡,林侣上清家。
梵语元通汉,炎荒尽入华。
瑶岑迎户矗,金涧绕岩斜。
寺古山偏胜,溪回路转遐。
鱼童搴藻带,鹿女献菩花。
风辔翔霄鹤,云乘上汉槎。
香烟团座盖,宝雾锁窗纱。
日暖多游骑,时清罢建牙。
青鸳瞻万栱,白马演三车。
蒲塞浆为露,桑门饭有麻。
瀑珠凝瑞草,涧玉浥仙葩。
径狭飞旌旆,坰长叠鼓笳。
慈航归未定,觉海思无涯。
衣钵从师授,何劳问释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陪侍读使君游庐山》中的一句,全诗如下:
鹫岭开雕宇,龙宫隐绛霞。
地传中宿峡,林侣上清家。
梵语元通汉,炎荒尽入华。
瑶岑迎户矗,金涧绕岩斜。
寺古山偏胜,溪回路转遐。
鱼童搴藻带,鹿女献菩花。
风辔翔霄鹤,云乘上汉槎。
香烟团座盖,宝雾锁窗纱。
日暖多游骑,时清罢建牙。
青鸳瞻万栱,白马演三车。
蒲塞浆为露,桑门饭有麻。
瀑珠凝瑞草,涧玉浥仙葩。
径狭飞旌旆,坰长叠鼓笳。
慈航归未定,觉海思无涯。
衣钵从师授,何劳问释迦。
译文:
在鹫岭之巅雕琢着宏伟的佛寺,龙宫深处隐匿着红霞。
传说此地曾是古代仙人居住之地,如今山林间的修行者都来此寻找上清之家。
梵音与汉语相通,这里虽位于炎热荒远的地带,但已融入了中华的文化之中。
山峰巍峨矗立如迎客之姿,金流环绕岩石形成一条斜路。
古老的寺庙在山中显得更加秀丽,小溪环绕曲折延伸至远方。
鱼童采摘着藻类作为装饰,鹿女向菩萨献上花朵作为供养。
风吹动着高飞的旗帜,云乘坐着上界的云船。
香烟缭绕覆盖着座顶,宝气围绕笼罩着窗纱。
太阳温暖照耀下,许多骑马的人前来游览;时令清明,停止使用军旗。
青翠的鸳鸯瞻望众多屋脊,白马表演着三车之戏。
蒲塞的河水如同露水般清凉,桑门僧人的食物有麻的味道。
瀑布的珠串凝聚着吉祥的草木,山涧流淌着滋润的仙花。
道路狭窄却能看见飞扬的旌旗,原野辽阔却能听到连绵不断的鼓声与笳声。
慈悲的佛法是否已经回归到源头,对于茫茫的大海我无法想象它的边际。
我的衣钵是从我的老师那里继承来的,我并不需要询问佛陀的教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陪同使君在庐山游玩时看到的美景和感受。首联“鹫岭开雕宇,龙宫隐绛霞”描写了庐山的壮丽景象:高耸的鹫岭和神秘的龙宫。颔联“地传中宿峡,林侣上清家”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宿峡是一个古老的地方,而林侣则是指修行者的住所,上清家则指道教修炼之地。颈联“梵语元通汉,炎荒尽入华”表达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即使在炎热荒芜的地方也能融入中华文化。尾联“日暖多游骑,时清罢建牙”描绘了阳光明媚、天气宜人的好时光,人们放下武器,享受和平与安宁的时光。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