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宁待约,为有洛阳花。
疏柳张新幔,垂萝拂小车。
人归盘谷日,春似曲江涯。
凝紫云停久,披香露引斜。
翠骄霜海萼,红笑雪山茶。
溪浣重重锦,城开片片霞。
席茵怜国色,池籞冠京华。
酒爱刘伶颂,诗传谢监家。
呼童维夕马,留客到昏鸦。
纵遣歌声送,依然在绛纱。
刘仲修园赏牡丹,苏以时袁景从李袭美同赋花字得十韵
西园宁待约,为有洛阳花。
疏柳张新幔,垂萝拂小车。
人归盘谷日,春似曲江涯。
凝紫云停久,披香露引斜。
翠骄霜海萼,红笑雪山茶。
溪浣重重锦,城开片片霞。
席茵怜国色,池籞冠京华。
酒爱刘伶颂,诗传谢监家。
呼童维夕马,留客到昏鸦。
纵遣歌声送,依然在绛纱。
【注释】:
- 刘仲修园: 即刘禹锡,他在洛阳时曾修建了一座园林,名为”东都亭”。牡丹是洛阳的名花,所以此处指的就是洛阳的牡丹花。
- 苏以时:即白居易,他是刘禹锡的朋友。
- 袁景从:即袁郊,他也是刘禹锡的朋友。
- 李袭美:唐代诗人,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交好,也参与了此次赏花活动。
- 花字:指用“花”字来表达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 西园:刘禹锡居住之地,位于洛阳。
- 约:约定。
- 为:因为。
- 洛阳花:指洛阳的花,也就是牡丹花。
- 新幔:新的帷幔,用来装饰园林。
- 垂萝:下垂的藤萝。
- 盘谷日:指的是盘谷(地名)的美景。
- 曲江涯:指的是曲江边的美丽景色。
- 凝紫云:形容牡丹花瓣的颜色如同紫色的云雾一般美丽。
- 披香露:形容牡丹花瓣上的香气如同被露水滋润过一般清新。
- 翠骄霜海萼:指的是牡丹花瓣上的绿色犹如霜打的大海一样壮阔。
- 红笑雪山茶:形容牡丹花瓣上的红色如同雪山上的茶树一样鲜艳。
- 溪浣重重锦:指的是溪流中的锦缎般的水流。
- 城开片片霞:指的是城墙上的霞光。
- 席茵:指的是席子上铺陈的锦缎。
- 国色:指牡丹花的美艳如国家之色。
- 谢监家:指的是谢安,他的家族世代才华横溢,被誉为“衣冠世家”。
- 呼童维夕马:让仆人去牵一匹夕阳下奔跑的马。
- 留客到昏鸦:留客人直到天色变暗直至乌鸦飞起。
- 纵遣歌声送:任由歌声送行。
- 绛纱:红色的纱巾,这里用作比喻,指美丽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白居易等友人在洛阳赏牡丹时的即兴之作。全诗共十句,每句都紧扣牡丹花进行描绘,生动地描绘出牡丹花开的盛况,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美的热爱。
首句“西园宁待约,为有洛阳花”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相聚赏花的喜悦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将牡丹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疏柳张新幔,垂萝拂小车。”这里的“新幔”、“小车”,形象地描绘出牡丹花盛开时的美丽画面,仿佛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牡丹花的色彩之美:“人归盘谷日,春似曲江涯。”这里运用了“盘谷”、“曲江”等意象,展现了牡丹花盛开时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牡丹花的姿态之美:“凝紫云停久,披香露引斜。”这里的“紫云”、“香露”,形象地描绘出了牡丹花的高贵气质和优雅姿态,让人为之倾倒。
诗人又继续描写牡丹花的色彩之美:“翠骄霜海萼,红笑雪山茶。”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将牡丹花的翠绿与冰雪相辉映,展现出其色彩之美的独特之处。
最后一句“绛纱”则是诗人对整个场景的总结,同时也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希望朋友们能够永远留住这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