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仓粮,高筑墙,兵马急趋潞水傍。
东南刍粟积如山,百万军储指顾间。
庙堂胜算在兵食,一夕通州几报还。
忽忆先朝于尚书,计焚积聚将何如。
不见汉家飞挽速,宁如西据敖仓粟。
粮饷足,社稷福,万年周历今可卜。

解析:

1. 诗句翻译:

  • 防通州
  • 保护粮食仓储,高筑墙
  • 兵马急忙奔赴潞水旁。
  • 东南粮仓堆如山,百万储备在指顾间。
  • 庙堂的计策在于兵食,一夜之间通州可能已经收复。
  • 突然想起先朝的尚书,如果计划烧掉积聚的粮食,后果会怎样?
  • 没有汉家的快速运送能力,不如西面的敖仓粟来得可靠。
  • 有了充足的粮饷,社稷将会福佑,万年周历今天就可以预知。

2. 译文:

守护粮食仓库,修筑高墙,迅速调动兵马前往潞水边。
东南方向的粮仓堆积如山,百万储备在片刻之间就能到达。
庙堂的策略在于军事和粮食供给,一夜之间通州可能已经被成功收复。
突然想起先朝的尚书官,如果他决定烧毁积蓄的粮食,这会有什么后果?
我们没有汉代的快速运输能力,不如西面的敖仓粟更加可靠。
有了充足的粮饷,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就有保障,今天的决策可以预见未来的繁荣。

3. 关键词注释:

  • 防通州:防御并保护粮食储备。
  • 护仓粮:守护粮食仓库。
  • 兵马:军队的兵力。
  • 急趋:迅速移动。
  • 东南刍粟积如山:东南方向的粮仓堆满了粮食。
  • 百万军储:大量军队的物资储备。
  • 指顾间:瞬间之间。
  • 庙堂胜算:朝廷的智谋策略。
  • 胜算:胜利的把握或策略。
  • 通州:地名,这里指的是某个重要地点。
  • 忽忆:突然想起。
  • 尚书:古代官员名称,此处指前朝的某位官员。
  • 计焚积聚将何如:考虑如果烧毁粮食积蓄会带来什么后果。
  • 飞挽速:快速运送物资。
  • 西据敖仓粟:西方的敖仓有丰富的粮食资源。
  • 粮饷足:粮食充足,供应稳定。
  • 社稷福:国家的福泽。
  • 周历:古代中国的一种纪年方法。

4.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忧以及对于未来战争胜利的信心。诗中通过描述紧急调动兵马、储备粮草等行为,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态势以及作者的战略眼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