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隐变名姓,岩栖避嚣喧。
愧余徇微禄,七奔疲精魂。
持牒浮弋来,荒斋谢烦冤。
剪榛荫嘉树,辟径滋芳萱。
庭莎稍堪藉,篱槿亦可藩。
皋月熙百卉,绪风扇微暄。
即事遂偃仰,倦息扃柴门。
开箧读我书,千古精义存。
称诗河梁作,诠艺邺下篇。
馀音究正始,末流溯开元。
斯文岂小技,操觚兢空言。
傥悟斫轮巧,无忘运斤难。
冥心自丘壑,独寤永弗谖。
超然乐恬虚,道在怀漆园。

夏月斋中作

市隐变名姓,岩栖避嚣喧。

愧余徇微禄,七奔疲精魂。

持牒浮弋来,荒斋谢烦冤。

剪榛荫嘉树,辟径滋芳萱。

庭莎稍堪藉,篱槿亦可藩。

皋月熙百卉,绪风扇微暄。

即事遂偃仰,倦息扃柴门。

开箧读我书,千古精义存。

称诗河梁作,诠艺邺下篇。

馀音究正始,末流溯开元。

斯文岂小技,操觚兢空言。

傥悟斫轮巧,无忘运斤难。

冥心自丘壑,独寤永弗谖。

超然乐恬虚,道在怀漆园。

注释:

夏月份的斋中所作诗歌

市里隐居改名换姓,岩石上隐居躲避喧嚣。

惭愧自己追求微薄的俸禄,奔波了七个年头疲惫了精神灵魂。

拿着公文簿子来到这里,荒废的书房谢绝繁杂的忧愁。

修剪荆棘荫蔽着好树,开辟小径滋生着香草。

庭院中的莎草可以倚靠,篱笆旁边的木槿也可以保护。

月光照耀着百花百草,风儿吹拂着微风带来温暖。

就眼前事物休息下来,疲倦得闭上眼睛关上柴门。

打开箱子翻阅我的诗词集,千古精妙的义理在其中。

称赞我的诗与《河桥》一样,解释我的诗如同《邺下》一篇。

我的诗的余音能够追溯到正始,诗的末流能够追溯到开元。

文学是伟大的事业,从事文学创作应该兢兢业业。

如果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应该像匠人那样用心,不要忘掉砍削斧锯的艰难。

专心于内心的修养就像山中的幽静,独自醒来永远不忘记快乐。

高超的人总是乐于淡泊宁静,道理就在怀中的漆园。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黄州刺史时,是一首题赠诗。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寄情山水之作,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的厌倦、对官场倾轧的厌恶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而清新自然,风格平淡质朴。

首联“市隐变名姓,岩栖避嚣喧。”描绘了作者在市井中隐匿身份,以避开喧闹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于繁华尘世的不满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愧余徇微禄,七奔疲精魂。”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追逐名利、奔波劳碌、疲惫不堪的生活状态的反思和批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名利的追求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情绪。

颈联“持牒浮弋来,荒斋谢烦冤。”描绘了作者带着文书簿子来到此地,荒废的书房谢绝繁杂的工作。这里的“浮弋”指的是漂浮的鸟,象征着作者在官场中四处奔波,无所事事的状态。而“荒斋”则形容作者的书房已经荒芜,象征着作者在官场中的失意和无奈。

尾联“剪榛荫嘉树,辟径滋芳萱。”描绘了作者在山林中修剪野草为树木提供遮蔽,开辟小路让花草生长的场景。这里的“剪榛荫嘉树”象征着作者在山林中辛勤劳作,为树木提供庇护;“辟径滋芳萱”则意味着作者开辟道路让花草生长,象征着作者为人们创造美好环境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市井中隐居避喧、追求清静生活的过程,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的追求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