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木蠹必多,虚舟怒应寡。
圣贤且患名,造物不相假。
广川三策人,洛阳少年者。
谁出江都亭,竟问长沙舍。
酣酒岂能庄,割肉似非雅。
且容东方生,陆沉在金马。
杂诗六首
香木蠹必多,虚舟怒应寡。
圣贤且患名,造物不相假。
广川三策人,洛阳少年者。
谁出江都亭,竟问长沙舍。
酣酒岂能庄,割肉似非雅。
且容东方生,陆沉在金马。
注释与解析:
- 香木蠹必多:香木因为内部含有的油脂较多,容易受到蠹虫的侵害,因此这里的“多”指受害程度高。
- 虚舟怒应寡:空无一物的船(虚舟)遇到暴风雨时,反应通常较少,比喻缺乏实际行动或响应的人或事不多。
- 圣贤且患名:圣贤之人往往担心名声,这里指担心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受到威胁。
- 造物不相假:造物主不给予任何人特殊的恩惠,强调公平无私或命运的无常。
- 广川三策人:指在广川这个地方,有三个人提出过三套计策。
- 洛阳少年者:指的是在洛阳的年轻人。
- 谁出江都亭:出自何人?江都亭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此处指提问者想知道是谁提出了这些策略。
- 竟问长沙舍:最终询问的是长沙舍的主人,长沙是古代地名,此处特指某个具体人物的住所。
- 酣酒岂能庄:虽然沉醉于美酒之中,但怎能做到严肃庄重。
- 割肉似非雅:割肉行为虽出于不得已,但并非一种高雅的行为。
- 且容东方生:暂且容忍这个东方人。东方生可能是指某个具有某种才能或背景的人物。
- 陆沉在金马:形容某人像陆地上的船只沉没在水中一样,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政治抱负和现实困境思考的作品。通过对香木蠹害、空虚舟行、圣贤担忧、自然不公等现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他对名利、机遇和命运的深刻感慨。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和不公,以及对那些有能力却未被赋予机会的人的同情。整体上,此作品展示了曹植深邃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