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李班棘位,国法铸鼎存。
折民徵虞书,祥刑丽周官。
毕弋开一网,下车泣群冤。
好生钦恤哉,资始尊乾元。
参辟兴何世,奏谳谁能原。
春露鲜时布,秋荼日以繁。
上有圣明君,播令弘湛恩。
五听夙申戒,三宥仍平反。
小臣忝末职,受宪敢不惇。
迈种愧咎繇,愿察嘉石言。
【注释】
大李:指唐代的李林甫。班:同“颁”,颁布。棘位:高官显要的位置。国法:国家的法令。铸鼎:古代以鼎煮肉祭祀,表示国家重农。周官:指周朝的官制。毕弋:指用箭射鸟。下泣群冤:下车时流涕,为百姓的冤屈而哭泣。好生:爱护生命。钦:崇敬。资始:指建立基业。乾元:天干地支中的第一、第二位,这里借指天和地。参辟:指参与司法事务。兴:指兴起。何世:什么时候。奏谳(yàn):上奏案情审理。三宥:(宥)宽宥罪过。平反:改正错误。小臣:谦称自己。忝(tiǎn):辱没,有愧于。迈种:指《尚书》中的咎繇,相传是舜的大臣。嘉石:指《尚书·尧典》中的“嘉言”即善言。
【赏析】
这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此诗通过叙述作者在西署任司法长官时,处理案件的情况,表现了他秉公断案的正义精神,也反映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不公的现实。前四句点题,表明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中间八句写司法官员审案办案的过程,突出了公正严明的司法原则;后四句表达出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希望皇帝圣明、政治清明的美好愿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风格刚健有力,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