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行乐何如,振旅归来入里闾。
匈奴自昔无长策,愿上君王实塞书。

【注释】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多写战争之事。这首诗描写一个将军从军作战,凯旋归里的情景。

从军行:指边地行军。

行乐何如:行乐,即游乐。何如,如何。意为:边地的征战生活是怎样的呢?

振旅:古代兵法用语,指整顿部队,检阅士卒,以示威武。

入里闾:进入家乡。

长策:长期有效的计策。此指匈奴的侵扰。

塞书:指向朝廷陈述边防情况的奏章。

【赏析】

《从军行》原为乐府古体诗题目。“从军行”是泛称边地行军,“行乐”则指军中之娱乐。《新唐书·乐志》谓:“《从军》,汉横吹曲名也。”《太平御览》卷六九八引作“乐府横吹曲”。又据《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此诗最早见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题为《出塞》。《乐府诗集》中《出塞》与本文不同,但《乐府诗集》中的《出塞》并非一首完整的作品,而是截取了《从军行》的一部分内容,故后世诗人常将两者合编在一起,形成一首完整的《从军行》。

首句点题,直接表明作者的身份,“从军行”是泛称。“行乐何如”,直问此行之乐何在。“何如”,一作“奈何”。这里既表示对这次征战生活的不满,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因为“行乐”本非其愿,但又不得不去,所以说“何如”。“何如”一词下得极妙,既表明了作者的困惑和无奈,同时又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乐观。这种矛盾的心态正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

“振旅归来”一句承上启下,表明作者此次出征的目的地是匈奴。“振旅”,整肃、整顿军队;“振”,通“整治”。“归来”,返回家乡。“振旅归来”,即指整顿部队后回到家乡。这既表现了作者的自豪感(“振旅”一词),又表现了作者的思乡情(“归里”),还表现出作者的得意之情(“振旅”二字)。

“匈奴自昔无长策”,是说匈奴自古以来就没有长久有效之策略。“自昔”一词下得极妙,它既显示了作者的自信,又表现了作者对匈奴的轻视。因为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地,也没有固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也就没有长久之策。这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对匈奴的蔑视(“自昔无长策”),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作者的自负和骄傲(“无长策”而能“自昔”,可见匈奴之无能)。

“愿上君王实塞书”,是说希望君王派使者到前线来陈述边防情况。“实”,同“呈”,“献”,使…呈上,呈报。“塞书”,指奏章。这句是说请君王派遣使者到前线来,向朝廷报告边境的情况。这里的“上君”,是古代臣子对君主的尊称。这句话既是说给君王听的,也是说给朝廷听的。

【译文】

从军出行,边关风光如何?

整顿部队回来,回到家乡去了。

匈奴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长久有效的办法,

希望能派上你这样的贤臣去向君王呈奏边防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