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荡白日光,照我窗前竹。
竹枝自潇洒,竹叶自鲜绿。
霜浓色不悴,生意如可掬。
植物有若斯,况乃昆山玉。
人生天地间,谅非形所局。
苟能遂直道,至乐恒自足。
【注释】
谩兴:闲适而兴致所至。三首:《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其一,题下注“并序”,有“余少好赋,于时年十五,已能作文,以才学知名”。此诗即其一。白光:指日光。窗前竹:指在窗户前所见的竹子。潇洒(xiǎo sā):高洁不俗气。鲜绿:新鲜的颜色。昆山玉:指美玉。
【译文】
白白的日光照射着窗前的竹子,
竹枝自是高洁,竹叶自是鲜绿。
霜重而颜色不憔悴,生机盎然,
植物如此,何况人呢!
人生在天地间,岂能被形所束缚?
若能遵循正道,至乐自然常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诗。《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其一:“余少好赋,于时年十五,已能作文,以才学知名。”此诗即其一。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全诗以日光为线索贯串全篇,由写日光映照窗前之竹,进而写到竹之潇洒、鲜绿,再写到竹在霜重色不瘁,生机盎然,最后写人与物的关系,抒发了对光明、正直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的赞美之情。
首联先总写阳光普照大地,照在窗前之竹上。诗人把目光从室外转向室内,看到室内窗前有一株竹子,于是联想到自己少年时期就喜爱作赋,那时年仅十五岁便能够写出好的篇章,因而名声大噪。颔联写竹枝潇洒,竹叶鲜绿。诗人的视线又从室外转向室内,只见那株竹子枝叶青翠,挺拔秀丽。颈联由竹写到人,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情感。这两句意思是说,人在天地之间,怎能受形体的束缚呢?尾联写人应遵循正道,才能达到快乐的境界。
这首诗的构思精巧,语言清新明洁,格调清新俊逸。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如“照”、“洒”等词语,使整首诗生动形象,充满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