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耸空翠,万壑争飞流。
达人远尘俗,于焉搆危楼。
仗策有高士,同志宁相求。
拂桐操孤鸾,知者竟千秋。
【注释】
小景:指山水风景。千岩:千重山岭。耸空翠:形容山峰秀丽,青翠欲滴。万壑:千重沟谷。争飞流:竞相奔涌的流水声。达人:有道之人。于焉:在这里。构筑:建立。危楼:高楼。仗策:持策。高士:志趣高尚的人。孤鸾:孤单的凤凰。知者:有见识的人。竟:终、最终。千秋:千年。
【译文】
层层山峰耸入云天,万道山溪争相奔流;有道之人远离尘世纷扰,于是建起了高楼。志趣高雅之士持策而行,志趣相同之人自然相聚;拂拭梧桐弹奏孤鸾之歌,有见识者终将名垂千古。
赏析:
此诗为登临之作。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承上启下,尾联点题,全诗意境开阔,气象万千。
“千岩耸空翠,万壑争飞流。”诗人面对千山万壑、万木葱茏的壮丽景色,顿觉心胸豁然开朗,豪情迸发,遂挥毫赋诗。首句写群山环拱,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次句写万壑争流,奔腾不息,水声轰隆。这两句既写了群山万壑的雄伟壮观,又写出了山中流水的潺潺之声。
“达人远尘俗,于此搆危楼。”诗人登上高楼,放眼望去,只见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一派清幽秀丽的田园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他不禁感叹:“真是个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啊!”于是决定在此定居下来,过起隐居的生活。
“仗策有高士,同志宁相求?”这里的“高士”是指那些志向远大、品德高尚的人。他们手持长杖(古代的一种手杖),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学问和人生哲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这种志同道合者的向往之情。他认为,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己,是值得珍惜的珍贵友谊。
“拂桐操孤鸾,知者竟千秋。”诗人抚琴而吟,琴声悠扬动听,如同一只孤单的凤凰在歌唱。他知道,只有那些真正有见识、有修养的人才能听懂这首曲子的内涵。因此,他希望他的诗能够流传千古,被世人所传颂。
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