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殊未远,寻僧独晚回。
溪光衔慧照,山翠入檐来。
碑蚀封苔古,墙低薜荔颓。
行行不忍去,徐步更登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态度,把握诗句表达的意境。
“经慧日寺”是第一句,“出郭殊未远”表明了诗人刚刚离开城郭,还没有走得太远。
“寻僧独晚回”写出诗人在寺庙中独自游览到天黑才回来,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溪光衔慧照”写出了诗人看到佛寺时被其美景所震撼,体现了诗人的虔诚之心。
“山翠入檐来”写到了佛寺周边的自然景色,突出了诗中的清幽之美。
“碑蚀封苔古”写出了佛寺的沧桑历史之感,体现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墙低薜荔颓”写出了佛寺周围植被繁茂,突出了诗中的生机之美。
“行行不忍去”表现了诗人对佛寺的不舍,突出了诗中的留恋之情。
“徐步更登台”表现了诗人想要再次攀登上楼阁之巅的愿望,体现了诗人的执着与坚定。
【答案】
译文:我刚刚走出城外,还没有走多远,就找到了这个佛寺。独自一人在傍晚时分来到这佛寺,欣赏这里的景色。佛寺前的溪水清澈如镜,映照着佛寺的庄严;山上绿树茂盛,一片郁郁葱葱,仿佛山中树木都长着绿色的藤蔓,攀附在寺墙上。佛寺的石碑由于年深日久而风化得只剩下了苔藓,显得十分古老和苍凉。佛寺周围的围墙已经倒塌,野草疯长,但依然顽强地生长着。我沿着小道行走着,不想离去,于是又登上了佛寺的高楼,俯瞰着整个佛寺。
赏析:本诗是一首写访古感怀的七律,全诗通过对慧日寺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所见、所闻的感受,以及对佛寺的景仰之情。首联写诗人刚走出城门还未走多远便找到了这座佛寺;颔联写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这佛寺,欣赏着这里的景色;颈联写佛寺前的小溪像一面明镜般映照着佛寺的庄严,山上的绿树长满了藤蔓,攀附在寺院的墙上;尾联写诗人在游览过程中,沿着小道行走着不愿离去,于是又登上了佛寺的高楼,俯瞰着整个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