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披青霭霭,其上白云层。
为访餐霞侣,犹逢补衲僧。
茶烹涧边水,杖借石间藤。
颇尽诸天界,前峰异日登。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同潘孟骧诸子游白云
闲披青霭霭,其上白云层。
为访餐霞侣,犹逢补衲僧。
茶烹涧边水,杖借石间藤。
颇尽诸天界,前峰异日登。
1. 第一部分:同潘孟骧诸子游白云
- “同潘孟骧诸子游白云”:描述了诗人与潘孟骧等人一同在白云间游玩的情景。
2. 第二部分:闲披青霭蔼,其上白云层
- “闲披青霭霭,其上白云层”:描绘了诗人在白云之上,悠闲地欣赏着周围景色的景象。
3. 第三部分:为访餐霞侣,犹逢补衲僧
- “为访餐霞侣,犹逢补衲僧”:诗人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到了白云之中,却意外地遇到了正在修补僧衣的僧人。
4. 第四部分:茶烹涧边水,杖借石间藤
- “茶烹涧边水,杖借石间藤”:描述了诗人在白云之境中,找到了一处清泉,用泉水烹茶;同时,他还将手中的竹杖借给了一位正在石头之间攀爬的僧人。
5. 第五部分:颇尽诸天界,前峰异日登
- “颇尽诸天界,前峰异日登”:诗人感慨自己在这片天地间游览了许久,仿佛已经到达了一个神仙的境界;而未来有一天,他还打算再次攀登前边的山峰。
6.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游历白云间的所见所感。诗中的“闲披青霭蔼”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为访餐霞侣,犹逢补衲僧”则透露出了诗人对友情和修行的渴望;“茶烹涧边水,杖借石间藤”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惬意生活。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而美丽的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