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个探春兴不豪,出郊日日醉醇醪。
可怜芳质辞朱户,欲酹花神费彩毫。
诗在袛堪歌渭曲,赋成那用怨湘皋。
昆仑若遣三青使,定说瑶池有碧桃。

注释:

  1. 十九豪:指李白。
  2. 若个探春兴不豪,出郊日日醉醇醪:你什么时候有这种豪情壮志?每次到郊外都喝得醉醺醺地。若个,即“何人”。
  3. 可怜芳质辞朱户,欲酹花神费彩毫:可惜那美丽的容貌离开了红色的门楼,想祭奠花神却要用五彩的笔。酹(lèi),以酒浇地以示祭奠。
  4. 诗在袛堪歌渭曲,赋成那用怨湘皋:你的诗作只能去歌颂渭水边上的美景,而你自己却要去埋怨湘水的波涛。祗堪,只能。
  5. 昆仑若遣三青使,定说瑶池有碧桃:如果玉帝派遣使者来昆仑山,一定告诉你瑶池边种着红艳的桃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李太白醉酒赏花,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李太白饮酒赏花之乐,后两句写李太白赋诗之才。
    首联点明题旨,说明诗人赞美李白豪迈的个性和超凡的才华。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性格豪放,喜爱饮酒、游历四方,尤其酷爱大自然中的山水之美,常常陶醉于其中。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深受后世人们的喜爱。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李太白饮酒赏花时的神态和动作。“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李太白高超技艺的羡慕和赞叹,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喜悦与激动。“朱户”一词形容华丽的门户,象征着富贵与权势;而“碧桃”则是一种美丽而娇艳的水果,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或人物。诗人通过这两个词的对比,突出了李太白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才华。
    颈联则是对李太白赋诗才能的具体描写。“诗在”表明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多彩、才华横溢;“吟成”则表示他已经创作出了自己的佳作。然而,尽管如此辉煌的成就,诗人却仍然感到不足,甚至有点遗憾自己不能像李太白那样自由地游历四方,领略更多的美景。这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昆仑若遣三青使,定说瑶池有碧桃”这句话暗含了神话传说的色彩。据说,昆仑山上有三颗神奇的青果树,它们生长着永不凋落的果实,这些果实被赋予了长生不老的力量。如果玉帝派遣使者来到昆仑山,他们一定会告诉世人那里种着美丽的碧桃花树,这些花朵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令人陶醉。这里,“定说”一词强调了昆仑三青使的神奇和权威,使得瑶池边的绿树成为最令人向往的美景。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