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出丹穴,栖栖东海傍。
九苞孕其秀,五采以为裳。
劲翮凌九霄,云冠夺霞霜。
朝餐梧桐实,暮宿岐山阳。
一鸣中韶护,再鸣中宫商。
凡鸟非其匹,矫首绝大荒。
世无圣人出,何当复翱翔。

诗句解释:

  1. 有鸟出丹穴:”有鸟”指的是一种鸟类,“丹穴”是传说中的一种洞穴,这里指代的是凤凰。凤凰是一种神话中的鸟类,象征着吉祥和尊贵。

  2. 栖栖东海傍:“栖栖”形容鸟儿栖息的状态,“东海傍”则是指靠近东海的地方。这句话描绘了鸟儿栖息在东海边的景象。

  3. 九苞孕其秀:“九苞”可能指的是九个包裹着的果实或花苞,象征繁衍和成长;“秀”在这里表示美好的事物,整体意思是这种鸟孕育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4. 五采以为裳:“五采”指的是五彩斑斓,这里可能用来比喻鸟儿羽毛的颜色。“衣裳”则是古代人穿的衣服,用来形容鸟儿的羽翼色彩艳丽。

  5. 劲翮凌九霄:“劲翮”指的是强壮的翅膀,“凌九霄”则是指飞上高空,直冲云霄。这句话描述鸟儿展翅高飞的场景。

  6. 云冠夺霞霜:“云冠”可能指的是像云一样的帽子或者冠冕,“霞霜”则是形容阳光下的景色,这里用来比喻鸟儿的羽毛光彩夺目。

  7. 朝餐梧桐实:“梧”是一种树木,“桐”也是树木的一种,“桐实”就是桐树的果实,这里指的是早晨吃梧桐树的果实。

  8. 暮宿岐山阳:“岐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阳”通常指的是山的南面,这里可能是指岐山的北麓或者是岐山的东麓。

  9. 一鸣中韶护:“韶”是古代的一种音乐名,“护”在这里可能是指保护、护卫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在说鸟儿鸣叫时声音优美,如同乐曲一般。

  10. 再鸣中宫商:“宫商”是古代音乐术语,分别指宫音和商音,这里可能是指鸟儿连续鸣叫的声音。

  11. 凡鸟非其匹:“凡鸟”可能指的是普通的鸟类,“非其匹”则是指不是同类,这里用来形容这首诗歌的主题与普通鸟类不同,具有高贵的气质。

  12. 矫首绝大荒:“矫首”是仰头的意思,“绝大荒”则是指超越广阔的荒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13. 世无圣人出:这里的“圣人”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贤者或者智者,没有出现意味着没有人能够理解并继承这种高尚的品质。

  14. 何当复翱翔:这里的“翱翔”是指自由自在地飞翔,“何当”则是反问的语气,询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飞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的渴望和无奈。

    译文:

    有只鸟从丹穴里飞出来,栖息在东海边上。
    它孕育了很多美好的事物,五彩斑斓的羽毛让它看起来像是穿了一件华丽的衣裳。
    它的翅膀强劲有力,能飞上九霄云外;头上戴着五彩斑斓的帽子,仿佛是从云端摘下的珍宝。
    它早上在梧桐树下觅食,晚上又栖息在岐山的南面。
    每当它鸣叫一声,都能发出美妙的音乐,让人陶醉;每次鸣叫都会引来更多的关注。
    这只普通的鸟类与众不同,它昂首挺胸,超越了广阔的荒野。
    然而世间并没有真正的圣人出现,我们何时才能再次自由地飞翔呢?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写一只普通的小鸟在自然中的壮丽景象,来比喻那些拥有高尚品质但被埋没的人。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小鸟的美丽羽毛、强健的双翅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优雅生活。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小鸟鸣唱的描述,寓意了那些默默无声却有着卓越才华的普通人。整首诗以小鸟的自由飞翔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美丽和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